大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进军系列与大决战系列的差距在哪
TUhjnbcbe - 2023/4/1 1:09:00

新中国诞生后,为了歌颂和弘扬伟大的解放战争的胜利,让亿万中国人民牢记这段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将解放战争中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搬上银幕的想法一直是国家文化部门致力于完成的一个梦想,但由于当时国家条件有限,拍摄工程过于庞大,该工程迟迟没有轻易上马。直到进入80年代中期,在杨尚昆等*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拍摄“三大战役”电影的想法才提到了议事日程。《大决战》系列影片从年开拍至年12月结束,历时年。该系列影片一经上映便引起巨大轰动,片中客观而真实地还原了建国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再现了几十位历史人物在那个年代所展现的精神面貌和风采神韵,堪称中国战争电影的天花板。

《大决战》海报

影片《大决战》系列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由中央军委和国家多个部委以及地方*府大力协助。《大决战》系列的成功为中国电影人拍摄战争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养了一批战争题材影片创作的人才。年,时任八一厂厂长的王晓棠决定拍摄《大进军》系列,将解放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全部搬上银幕,这是一个女将军的梦想,也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晓棠《大进军》海报

《大进军》系列共四部,分别为:《解放大西北》、《南线大追歼》、《席卷大西南》、《大战宁沪杭》,该系列从5年开拍至9年完成,历时5年,可以说也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宏篇巨制,《大决战》中令人震撼的战争场景和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艺术地复制在了《大进军》中,将观众的思绪和情感再次拉回到了那个悲壮激荡气势如虹的战争年代。但令人遗憾的是,《大进军》系列影片在放映后获得的反响却不如《大决战》热烈,很多观众在观看后感叹拍的不如《大决战》三部曲精彩,甚至提出了很多瑕疵和疑问。那么《大进军》系列真的没有超越《大决战》系列吗?差距究竟有哪些?小编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诸位赐教。

《大进军》海报

一、国家工程难以复制

文章开始已经说了,《大决战》系列影片的拍摄既是亿万中国观众所期待的,也是一批艺术工作者毕生所追求的,更是*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一项文化工程。拍摄《大决战》其一就是要还原历史,教育后人,让青少年牢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继续发扬革命主义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宣传好我*的优良传统和大无畏的奋斗历程;其二就是文化建设方面要有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宏篇巨制,就像前苏联的《解放》一样,必须是民族的、史诗的。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很多值得颂扬和骄傲的辉煌历史和英雄故事,有着巨大的创作资源,《大决战》的诞生无疑填补了这项空白。

《大决战—平津战役》剧照

该片的启动和拍摄由国家领导人拍板,甚至在剧本和选角上都提出了很多建议,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拍摄中更是动用了北京、南京等5大军区及一些军事院校共计1万人,累计达0万人次,地方*府协调组织的群演15万人,真坦克50辆,可供炸毁的车辆辆等等,从这些数字上足以看出国家对拍摄《大决战》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大决战》三部曲投资约1个亿,这在90年代初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况且很多的人力物力是无偿支援的。比如在拍《平津战役》金汤桥会师的一场戏时,整个天津市从早上7点0分至下午17点0分断绝了21条街道的交通,停驶了1条公共电车和汽车路线,动用了00名部队指战员参加演出,名警察维持现场秩序,如果不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件*治任务来抓,仅靠摄制组或者制片厂去协调动用这些资源,基本上是无法完成的。

《大决战—平津战役》剧照

《大进军》系列的拍摄是八一厂继《大决战》之后的又一项巨大工程,得到了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也得到了文化部、广电总局以及地方*府和部分军区的大力支持,影片所呈现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形象是90年代八一厂战争题材影片巅峰时期所特有的。但这只是八一厂的任务,而不是国家行为,无法动用那么多的可用资源。另外,在拍摄《大进军》的时候部队已经出台了纪律条令,部队参与拍摄影视剧必须限制人数,不可能像拍摄《大决战》那样,需要多少人部队就提供多少人。该系列影片所展现的战争场景以及很多具有年代感的道具,由于要考虑成本问题,在尽量做到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很多道具只能删繁就简,所以在艺术上无法达到《大决战》中那样的精益求精和气吞山河的气势。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剧照

二、制作班底的实力

《大决战》系列影片的制作班底也是空前的,摄制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治部、总后勤部、宣传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负责人-------等等,顾问团包括张震、苏静、叶子龙、崔月犁等亲历过解放战争的将军们,这样的阵容也是史无前例的。

《大决战》片头字幕《大决战》片尾字幕

导演组也很庞大,总导演是李俊,中国第三代导演,执导过《农奴》、《闪闪的红星》等经典影片;分组导演有杨光远(负责《辽沈战役》)、韦廉(负责《平津战役》、景慕逵、翟俊杰、蔡继渭(负责《淮海战役》),这些导演对战争影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艺术功底,每个人都能拿出几部叫得响的影视作品,包括《血战台儿庄》、《大转折》、《巍巍昆仑》、《四渡赤水》、《长征》、《惊涛骇浪》等,可以说《大决战》将中国战争题材影片的导演精英全部汇聚在这一部电影里了,可想而知其艺术价值的浓度和高度。

李俊

编剧是八一厂的王军、李平分和史超。三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涯,史超更是亲身参加了淮海战役,对于解放战争的了解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艺术创作上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丰硕的成果,剧本完成后又经过了多位首长和学者的层层审核,艺术执导徐怀中亲自修改,最终达到日臻完善。

影片中的烟火指导于泽(八一厂特技烟火效果师)、配音导演吴俊全(八一厂著名配音演员)、作曲施万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摄制指挥萧穆(时任八一厂厂长),这几个人当时都是国内顶尖的艺术人才,也是其个人事业的高峰期,所迸发出来的创作热情和艺术灵感全部献给了《大决战》。

我们反观《大进军》系列的创作班底比起《大决战》就要逊色一些,从片头片尾的字幕来看,首先就是没有再设置拍摄领导小组,由于工作量和规模没有那么大,也没有再协调那么多部委参与。除了《解放大西北》增设了民族顾问以外,其它几部没有设顾问团,这与《大决战》认真细腻的创作精神拉开了距离。

导演方面:

1、《解放大西北》的导演是八一厂的摄影师韦玉林,曾与袁先、里坡共同执导过《风雨下中山》,很少有单独执导影片的经历,所以在经验积累上尚有不足,在大场面的调度和掌控、细节的刻画等方面略欠火候。

2、《席卷大西南》的导演是杨光远,该片的场景和色彩很有《大决战》的影子,毕竟杨光远曾成功地执导了《辽沈战役》,但《席卷大西南》并没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魄,也许是剧本问题,或者说是考虑到成本问题,感觉影片空洞,没有留下印象深刻的场景。

、《南线大追歼》的导演是八一厂的赵继烈,曾作为副导演参与了《大决战》的拍摄,从经历上来看,应该具备足够的创作经验,该片立意还是不错的,但在色彩渲染和人物刻画方面力度不够。

4、《大战宁沪杭》的导演是韦廉,不再过多赘述,执导的《大转折》有目共睹,堪称佳作。可韦导为了创新,硬是将《大战宁沪杭》整成了纪录片的模式,为观众所诟病,不过影片中逼真的战争场景超越了另外三部。

《大进军》系列是四个导演,四种风格,各有千秋,尽管每个导演都很有实力,每一部都可以独立成章,但不统一;《大决战》是五个导演,风格各异,还好有李俊总导演统筹把关,所以在艺术风格上是统一的,一脉相承的。

《大进军》系列的编剧有多人参与,最主要的是李平分和陆柱国两人,李平分负责《解放大西北》和《大战宁沪杭》,陆柱国负责《席卷大西南》和《南线大追歼》。从实力上来讲,两人旗鼓相当,李平分参与了《大决战》的剧本创作,陆柱国曾经创作过《独立大队》、《闪闪的红星》等电影文学剧本,可为什么感觉《大进军》的剧本不如《大决战》呢?因为《大进军》的剧本未能做到像创作《大决战》时那样历时5年创作,8易其稿,经过层层审核,多次研讨,精雕细凿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所以说,集体的力量和时间打磨才能出精品。

《大决战—辽沈战役》剧照

《大进军》系列本是八一厂的作品,很多《大决战》中的幕后英雄也都参与了《大进军》的制作,比如烟火指导于泽、配音导演吴俊全等人,也许是综合原因吧,难以复制《大决战》的高度。

三、艺术手法运用的不同

《大决战》是一部恢弘史诗,既有磅礴大气的战争画面,也有意味深长的生动写意,比如在《辽沈战役》的开篇,编剧曾为如何开好头绞尽脑汁,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以主人公毛泽东作为第一出场人。黄土高原深处,一个人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山上爬去,镜头慢慢拉进,是毛泽东。走到山顶的毛泽东看到了曙光,高大的身躯在曙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远处的冰河正在解冻,化开的巨型冰块互相冲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影片的这段开场寓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革命终于走出了低谷,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场社会大变革即将到来,与国民*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大地在震动,江河在咆哮………

《大决战—辽沈战役》剧照《大决战—辽沈战役》剧照

《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坐着吉普车在一个湖边停下,三个人商议如何解决掉黄百韬兵团的问题。夕阳下,芦苇旁,远处的湖面上一叶小舟慢慢划过,三人的背景就是一幅动态风景画,美丽宁静的后方与血腥残酷的战场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置景足以看出编导的独具匠心和美学写意。

《大决战—淮海战役》剧照

《平津战役》2小时44分的时候,三大战役结束,蒋家王朝败局已定,蒋介石在南京的中华门面对部分将领讲了一段话:如果南京有一天陷落,我自应以身殉职,死在这中华门城楼下,才可上报总理,下对国民。你们以为此时此刻,我必定悲伤不堪吗?以为我必定有说不出的遗憾吗?不,我内心所不堪忍受的是此去定无葬身之所啊。说到最后一度哽咽,一个人缓缓转过身去,顺着台阶往下走去,留下孤独的背影。这个镜头的寓意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反动派统治集团即将覆灭,蒋介石往下走,这与《辽沈战役》第一个镜头毛泽东往上走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一个走向毁灭,一个迎来曙光,这样的艺术手法高超而富有内涵。

毛泽东(古月饰)蒋介石(赵恒多饰)

《大进军》系列比起《大决战》中经过艺术表现得富有内涵和寓意的画面似乎要少。《解放大西北》影片的开始,毛泽东在北平的双清别墅看着军事地图问周恩来彭德怀在哪里,第二个镜头就切换到远在太原的彭德怀,彭德怀背对着镜头,看着远处,天空飘着几片黑云,光线较暗,寓意是即将迎来黎明。此时画外音响起通讯兵的声音:彭总,军委急电。彭德怀急转头,背景画面出现了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着黎明已经到来,共产*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将要解放大西北被国民*反动军阀统治的劳苦大众。片尾也出现了彭德怀的背影,只是镜头下移,彭德怀的身躯更加伟岸,站在空旷的山顶,天边的乌云射出太阳的光芒,这个镜头与片头遥相呼应,很有意境。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剧照

《席卷大西南》片头字幕的画面是崇山峻岭,还有在悬崖上艰难行军的我军部队,这组镜头就是为了展现邓小平说的“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说明解放大西南的部队行军是异常艰难的。《南线大追歼》片尾,毛泽东在深秋的美景映衬下走上山顶,一轮红日升起,这个片尾设计与《平津战役》片尾毛泽东登上长城俯瞰美丽多娇的江山很有相似之处,也许是借用,或者说是致敬。综合来说,《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这三部在艺术手法上是比较统一的,片头的开场都是以毛泽东为中心对战略做出部署,以部队行军作为故事的开始。

《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剧照

相对来说,韦廉导演的《大战宁沪杭》在艺术运用上做得相对高明一些,比如粟裕与张震在小桥上商议攻打上海如何避免百姓伤亡的时候,桥下一对父子轻轻划过一条小船,随着两人不约而同地向下望去,镜头转移到了小船上,画面是那么平静、温馨,这是在告诉观众,打上海如果强攻,伤及百姓或许无法避免,将会破坏这幸福的宁静。片尾的字幕画面是航拍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寓意是经过我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这座见证历史沧桑的东方大都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中,迎来了见证中国腾飞的历史时刻。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剧照《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剧照

《大决战》文学剧本定的调是“人”“史”兼顾,在时代背景下,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表现我*的坚定意志和顽强斗争精神,也要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以及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大进军》系列则侧重写“人”,重点刻画社会大变革中以人的视角来看待这场人民战争,突出人在这个历史时刻的重要性。这样的手法未尝不可,只是增加了很多文戏,而减少了很多战争场景,武戏减少自然会失去战争影片的神韵。

《大决战—辽沈战役》剧照

四、人物设定和塑造方面

《大决战》开拍之前,剧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海选,要求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必须形神具备,影片中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就达28人,重要人物50多人。但有一部分特型演员不用参加海选,基本上属于内定,比如古月、刘怀正、郭法曾、路希、刘锡田、傅学成、卢奇等,因为这几位特型演员刚参加了长影的《开国大典》,其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大决战》剧组对这几位特型演员也比较认可,所以在选角上也没有多少争议。倒是在选择由谁来饰演蒋介石的问题上经过了讨论,最主要的有两个人选,分别是赵恒多和孙飞虎,这两个人在过去都曾多次饰演蒋介石,但导演组最终选定了赵恒多,认为赵恒多的形象和演技更符合一个*治家的气质。周恩来的饰演者选择了苏林,其实当时黄凯也是选择之一,导演组认为苏林的形象与那个时期的周恩来更接近。

蒋介石(赵恒多饰)周恩来(苏林饰)

除了国共两*几位统帅有公认的特型演员饰演之外,双方的指挥员在艺术形象的筛选上也是十分严谨的,比如饰演林彪的马绍信和饰演彭德怀的宗利群,都是在海选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两人果然不负众望,演绎了至今都无人逾越的经典艺术形象。另外饰演卫立煌的卢学公、饰演刘峙的金世驯、饰演黄百韬的许还山、饰演邱清泉的绳中等,在饰演国军将领的演员选择上也丝毫不马虎,通过选拔和化妆,做到了高度还原。

刘峙刘峙(金世驯饰)邱清泉邱清泉(绳中饰)

人物的设定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细节上都是符合事实的,对毛泽东的塑造既有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也有生活日常的喜怒哀乐,在作战室,他会因为部队行动迟缓而大发雷霆,也会在百忙之中与女儿嬉戏,尽显一个慈祥和蔼的父亲形象;蒋介石作为国军的统帅,在军事指挥上他刚愎自用,搞得内部矛盾重重,导致战场节节败退,但在艺术上并未丑化,塑造的形象是客观的、是尊重历史的。人物的鲜活生动得益于古月和赵恒多两位艺术家的精湛演绎,在中国银幕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光影。

同样,在《大进军》系列筹拍前,古月、马绍信、傅学成、卢奇、刘锡田、谢伟才等《大决战》的原班人马再次进入《大进军》也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除了这几位,其他的几位主演则没有统一。《大进军》系列的毛泽东由古月饰演;石境在《解放大西北》中饰演周恩来,其余三部由孙维民饰演;《席卷大西南》中朱德由刘怀正饰演,由于刘怀正7年去世,《大战宁沪杭》中的朱德换成了王伍福;赵恒多在《解放大西北》、《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中饰演蒋介石,而到了《大战宁沪杭》中换成了孙飞虎,也许导演韦廉对孙飞虎版的蒋介石比较青睐,其导演的《大转折》中蒋介石的饰演者也是孙飞虎,但《平津战役》中由谁饰演蒋介石就不是韦廉一个人说了算的。

也许导演为了推陈出新,在《解放大西北》中启用了吕晓禾来饰演彭德怀,从外形上看,倒是有几分形似,但与宗利群相比还是有距离的。这倒也不影响什么,只是吕晓禾塑造的彭德怀缺少那种“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气概,身上还存有“梁三喜”的影子。在《辽沈战役》中成功饰演了林彪的马绍信,在《南线大追歼》中林总那种不怒自威的霸气却荡然无存了,这种表现一度被认为很奇怪,或许这不能过多怪马绍信和吕晓禾,很多时候与剧本和导演是息息相关的。

林彪(马绍信饰)彭德怀(吕晓禾饰)

《大进军》在小人物的塑造方面没有给人留下特别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除了《解放大西北》中周洁饰演的女记者泪流满面地唱了一首让人动容的《天上的大雁井里的蛙》之外,该片中曾犯过错误,后来在进军新疆途中牺牲的大个连长和《南线大追歼》中的二野营长等人物塑造的并不鲜活,倒不如《辽沈战役》中戴红围巾的小战士和《淮海战役》中的丁小二塑造得更活泼可爱。

女记者(周洁饰)大个连长(傅英饰)

《大进军》剧组好像很缺演员,国军将领“专业户”徐光明曾在《平津战役》中饰演过天津警备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陈长捷,在《席卷大西南》中饰演了胡宗南,而在《大战宁沪杭》中又饰演了顾祝同;演员曹培昌在《南线大追歼》中饰演了陈明仁,在《大战宁沪杭》中又饰演了刘昌义;杨次禹在《解放大西北》中饰演李宗仁,在《席卷大西南》中又饰演了刘文辉。同一个演员在一部系列影片里饰演了不同的历史人物,这容易让观众混淆,也是对人物的塑造不够严谨。

胡宗南(徐光明饰)

在《大进军》系列影片里,导演们对人物的形似和神似要求不太严格,除了几位特型演员自身具备的条件之外,其他的历史人物与其本人形象上相去甚远,如《解放大西北》中的周恩来、《席卷大西南》中的宋希濂、《南线大追歼》中的肖劲光等,没有过多追求形似,但是演技还是值得赞扬的。另一个存在的争议就是除了《大战宁沪杭》之外,其它三部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说的都是普通话,这让习惯了领袖说方言的观众感觉很别扭,也失去了人物的神韵和灵*。

宋希濂宋希濂(王凤滨饰)肖劲光肖劲光(张甲田饰)

《大进军》在“大”字上做的文章还不够,有些战争大场面做得还是可以的,只是拍摄角度不同,几乎没有航拍镜头,没有体现出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大决战》三部曲中每一部都有大场面、长镜头的翻身农民支援前线的壮观画面,真正拍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陈毅名言)的历史画卷。《大进军》系列中这样的场景不多,《解放大西北》中有老百姓为前线部队送粮的场景,镜头没有拉长,规模也小,还出现了一排橡胶轮胎轱辘的铁架子车,这在解放前贫瘠的大西北是不现实的。

《大决战—淮海战役》剧照《大决战—淮海战役》剧照《大决战—淮海战役》剧照《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剧照

总之,《大进军》系列作为一部90年代中后期拍摄的战争巨制,能拍出这样的效果和影响力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电影的拍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调度,八一厂能在10年时间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系列8部15集搬上银幕,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佳绩,这证明了八一厂有着强大的制作能力和丰富的拍摄经验,为祖国的电影文化事业献上了一份厚礼。虽然影片中还存在一些瑕疵和不如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大进军》与《大决战》、《大转折》两部“大”系列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长卷,在中国电影史上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田战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进军系列与大决战系列的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