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国际不打小孩日”
让我们共同倡议
家庭教育
用理性代替粗暴
对孩子
请懂得引导和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里说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实际上
父母打小孩
更多地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而这些打骂
给孩子长久的心理伤害
影响最终人格的形成
近期,热播剧《小舍得》中两个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顺其自然”与“爱拼才会赢”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剧中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成为其他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逼迫其超负荷学习,孩子成绩不如意时,将自身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这种对孩子心理的“鞭打”会引发心理问题。那么,家长情绪上脑时,怎么办?
一起来了解下成因,做能善待情绪的家长吧!
《小舍得》剧照
Q1
父母缺乏觉察和整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许多家长在惩罚孩子时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他们不知道此刻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只觉得“嗡”的一声,自己的大脑就被一种叫“情绪”的东西完全占据了。
换言之,这种父母有一个“没有理智的身体”,他们常说的话可能是:“我也不想打孩子,但是情绪来了就是控制不住”,或是找借口为自己的情绪开脱,这无疑会换来孩子更多的委屈和愤怒,使亲子冲突进一步升级。
小建议:
家长可以仔细回忆和记录自己情绪失控一般和哪些事情有关,并思考为何这些事情最容易勾起情绪,做一段时间这样的自我整理后,情绪或许会更通透和可控。
Q2
家人沟通变味
成争夺输赢的“无限战争”
家庭争吵中,双方的争论时常会偏离原本的话题,泛化到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甚至是对对方的人身攻击。争论的目的也不再是要找到一个折衷方案,而是要争个输赢。
一个男孩曾说:“其实许多时候我和父母的争吵早就偏题了,我也知道根本没必要继续争下去,但每当我看到我爸咄咄逼人的架势,我会觉得即使我理亏,气势上也不能输。”而男孩的父母也觉得不管客观事实如何,就是必须让孩子听自己的。
小建议:
当发现和孩子的冲突开始偏离原本的事件,自己已经情绪上脑时,可以先叫个暂停,等过一段时间,双方稍微平静时再回到原来的话题,就事论事地讨论。
Q3
灾难化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容易发生体罚的家庭的另一个特点是思考和做事走极端,觉得某件事只能有一个看法,只可以有一种处理方法,容不下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看到孩子上网课开小差,有的家长马上会自动把孩子的行为和“没有意志力”“自甘堕落”等极端的、对孩子定性的评价联系起来。而在这种灾难化和极端想法的支配下,家长内心的焦虑可能会提升好几个等级。
小建议:
想要发作时,不妨提醒自己“事情不一定是我想的那样,有没有其他角度可以解读孩子的行为呢?”
Q4
喜欢用愤怒和攻击表达自己的需要
不少父母见到孩子学习不用心,便本能地大发雷霆。但细细帮助他们去分析愤怒背后隐藏的真正情绪时,却发现真正让他们抓狂的是焦虑和恐惧。
比如一位妈妈说:“我现在才意识到每次看到我儿子不用心时,我心里真正涌起的是害怕,我害怕他如果不用心学习,将来就会过很惨的生活,被人欺负。”而有趣的是,大部分人在焦虑时,都会本能地用攻击他人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小建议:
当你再次因为孩子发怒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是因为孩子做的事情而生气吗?还是我的愤怒背后藏着其他东西?”
Q5
冲突发生后不修复
家人之间有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冲突发生后,家人都不愿意找机会重新讨论之前发生的事情,不愿去修复这个冲突,不愿从冲突中成长。
有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会认为是对方的错,认为对方必须先改变,结果最后可能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持久战。有的家庭则习惯性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刻意不去谈论那些还没解决的冲突,结果这些没有被处理的情绪总会在一些刺激点跳出来作怪。
小建议:
如果可以,请在发生冲突后,找个大家都比较放松的时间主动开启一场开放的对话,让家人和自己充分地说出需要和感受,而不用担心被评价。请注意,主动伸出橄榄枝,并不意味着您就是“肇事者”。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需要为他们摸索适合的方法
与孩子多沟通
多交流
才能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里
享受快乐童年
好家长是学出来的,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家爱学院”为家长和孩子插上共同成长的翅膀!
家爱学院第6课来了
来源:女性之声、浦东发布、湖北e家庭
原标题:《但愿每一天都是“国际不打小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