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低走,「神剧」翻车?
常有的事。
鱼叔写了那么多年的剧集,见怪不怪。
韩剧有《迷雾》。
第一集开分9.3,播完直接跌到7.3。
美剧有《权力的游戏》。
前七季都在9分之上,最后一季只落了个6.1。
堪称史诗级烂尾。
但,低开高走变神剧?
倒是没见过多少。
最近还真出了这样一部剧。
从翻车,到真香。
曾经嫌弃它的观众,如今全被啪啪打脸了——
《机动搜查队》
MIU
观众对于本剧的反应,简直如过山车一般。
还未播出时,因为对制作团队的信任,期待值就已经预先缓缓爬高。
开播之后,剧情,评分一路下跌。
据鱼叔所知,在豆瓣上最低时掉到了7.6分。
没想到,剧情过半,连续神反转。
评分也回升到了今天的8.3。
原本一集弃剧的鱼叔,也赶忙把后面的集数一口气刷完。
不得不说,这波打脸心甘情愿。
真香!
如前所说,本剧的主创在这几年的日剧界战绩累累,值得信任。
导演,冢原亚由子。
执导过《东京大饭店》《为了N》等,部部都是热门爆款。
编剧,野木亚纪子。
编写的《逃避虽可耻但有用》《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等,屡屡创造收视新高。
冢原亚由子(左)和野木亚纪子(右)
两位女性之前有过两次合作:
年的《重版出来!》和年《非自然死亡》。
都称得上高分神作了。
《重版出来!》和《非自然死亡》
这回第三度联手,又加上绫野刚和星野源两位人气主演。
还找来顶流的菅田将晖作客串。
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把观众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绫野刚和星野源
菅田将晖
可惜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许多人都被它摸不着边的第一集实力劝退。
包括鱼叔在内。
说来委屈,也不能全怪鱼叔判断失误。
只是这部剧的开篇实在过于令人迷惑。
这部剧中创造了一个虚构的机构,日本刑警部的「机动搜查队」。
简称MIU(MobileInvestigativeUnit)。
「机动搜查队」需要在辖区内进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
号称「没有机动搜查队未到达过的现场」。
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往往能提前发现疑点,做出犯案预判。
也能够在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展开初步调查。
故事开始,机动搜查队刚刚扩增到了第四支队伍。
因为这个契机,老队员志摩一未(星野源饰),迎来了自己的新搭档——
伊吹蓝(绫野刚饰),一个从偏远辖区派出所调来的小白警察。
伊吹蓝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任何机动搜查经验,甚至缺乏基本的刑警常识。
唯一的优点就是过人的运动神经。
但眼下的情况,显然没有留给志摩挑三拣四的条件。
两位新搭档只好磕磕绊绊,凑合上路。
第一天,便接到了一起恶性伤人事件的调查任务。
一名男子被人当街袭击,昏迷不醒。
由于事发突然,目击者没能看清歹徒的长相。
只看到他行凶后从受害人身上拿走了某样东西,随后迅速逃离。
加上现场没有监控设备,案情线索一时中断。
到了这里,按照以往的经验,后面的剧情并不难猜。
大概就是:
「两位警察千辛万苦寻找线索,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推理出案情,最终将犯人绳之以法的固定套路。」
没想到,这部剧不按常理出牌。
竟然直接开启了金手指爽文模式,看得鱼叔目瞪口呆。
办案经验丰富的志摩,立即就根据现场信息推测出结果:
这名受害人仅仅随身携带零钱包和钥匙,可能是因为把车停在了附近。
歹徒偷走的,可能就是车钥匙。
而附近唯一的停车场与歹徒行凶后逃走的方向恰好一致。
沿着这条线索,来到了停车场。
很快便锁定了受害人的车辆,还发现了新的重要线索。
行车记录仪已经被人取走。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感到疑惑:
他们是怎么迅速确定哪辆车是受害人的?
又是怎么知道受害人车上有行车记录仪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编剧设置的「巧合」了。
原来,两位警察恰巧在之前遇见过这位受害人司机。
后者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发生冲突。
而案件的谜底也随之揭晓。
这是一起由「路怒症」引发的激情犯罪。
两位路怒症患者在驾驶的过程中产生摩擦。
其中一位脾性更加暴戾的一路尾随,伺机对另一位痛下狠手,随后逃之夭夭。
受害人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两辆车发生摩擦的完整过程,因此在作案后被歹徒取走。
仅从第一集来看,剧情实在索然无味。
破案过程潦草,作案动机简单。
没想到,更夸张的还在后面。
由于在逃嫌疑人驾驶的车辆型号十分常见,搜寻起来如同大海捞针。
然而伊吹却凭借发动机引擎声音的细小区别,准确锁定了车辆。
主角光环强行「开挂」?
看到这,恐怕许多观众都会决定弃了弃了。
完全没有刑侦局抽丝剥茧的观赏乐趣。
最多给这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警察CP,一个及格分。
再见。
哪里想得到,这第一集只是小小的热身。
让观众慢慢习惯一下这个搜查队的节奏和风格。
从第二集往后,编剧开始动真格了。
一集比一集高能。
第二集中,一对老夫妻被一名杀人嫌疑犯劫持。
奇怪的是,当警察赶到时,老夫妻竟然联手帮助嫌疑犯逃跑。
他们坚信这位绑架自己的青年,是无辜的。
还让他快去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非也。
原来,十多年前,两位老人的孩子正是因为一场误解含冤自杀。
面对眼前的情况,他们更愿意给犯人一个机会。
在整个被挟持的过程中,始终用最温柔的态度对待这位青年。
甚至邀请他一起吃乌冬面,答应陪他去想去的地方。
在常人眼中无法理解的举动,其实包含了对曾经错失的那份亲情的弥补与偿还。
而那位青年,也似乎被两位老人的真诚和善良深深感染。
遗憾的是,这样的信任终究是一厢情愿。
青年杀人是事实。
他常年受到父亲摁头打压、训斥,内心脆弱不堪,充溢着愤怒。
工作后又受到老板同样的摁头责骂,一下子情绪失控,杀了老板。
而且,还打算一了百了,冲回家要杀掉自己的父亲。
最后,在家中被机搜队制服逮捕。
此时伊吹蓝的一番话,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不管对方是怎么样的人渣,不管他多让人火大,动手杀人的就输了啊。」
不仅表达了对犯人的同情,也点醒了他不要再为自己的杀人罪寻找借口。
而那两位老人,即使最后知道了真相,依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
相反,紧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对他说:
「对不起,我们说好要陪你走到最后的。对不起!」
那声「对不起」,既是老人对已故孩子多年来的愧疚,也是青年一直希望从亲生父亲口中听到的歉意。
青年也在最后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坦然接受未来的惩罚。
向着给予他家庭般温暖的陌生老人,深深鞠躬。
在美丽的富士山下,他们都解开了心结,获得了救赎。
第二集的故事,一下子就让鱼叔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还不算完,接下来的第三集,更迎来了一波高潮。
警局在深夜接到数起报警电话,有年轻女性自称受到陌生男子的追杀。
然而警察赶到现场后,却屡屡被身手矫健的「犯人」逃走。
经过一番调查,案情真相大白。
原来是一群中学生恶作剧报假警,故意引导警察追捕自己。
背后的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群中学生原本是校田径队队员。
因为社团遭到学校不合理的解散,才借这种方式实现「痛快跑步」的心愿。
虽然显得过于中二幼稚,但少年的热血依然让人感到动容。
不禁使得一部分警察对他们产生同情,认为其性质不算严重。
可以当做恶作剧处理。
然而,错了就是错了。
违法,就是违法。
报假警的后果是严重的。
影响了警务工作,占用了警力资源。
以至于真正的犯罪发生时,无法及时解救处于危机中的受害者。
所以,这些孩子仍旧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与前两集一样,剧集对于破案过程的处理依然很简洁。
但对于这些犯错孩子的讨论上,却花了大篇幅去探讨。
孩子的问题,其实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正如搜查队队长所说:
「社会整体如何拯救这些孩子们,关系到五年后、十年后的社会治安。」
不能放任,更不能抛弃。
身为警察,更需要肩负起这份社会责任。
这种情与法之间的对抗与平衡,也正是刑侦剧最大的魅力。
连看三集,观众可以发现:
本剧虽然是刑侦题材,但剧情其实并不是以复杂的刑侦过程为主。
而是试图在一个又一个案件当中,加入对人性的挖掘和社会现实的观照。
引导观众进行更深层的回味与思考。
剧中这个特别设置的「机动搜查队」,许多时候并不会直接参与、跟进后续的案件侦破工作。
而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最前线的调查。
以他们为叙述对象,就是为了更贴近生活中即将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犯罪。
这种设计,也是延续了主创团队一贯的风格。
例如,在之前的经典代表《非自然死亡》中,也虚构了一个民间法医机构UDI。
以法医的视角,窥探出一件件命案背后那些痛心而又无奈的悲剧故事。
不知让多少观众热泪盈眶。
《非自然死亡》
这次的新剧也是一样。
如果是抱着看推理悬疑剧的期待,那么在看完第一集后自然会大失所望。
因为案件本身通常并不复杂,甚至寻找线索的过程颇有些喜剧感。
而隐藏在身后复杂而真实的人性,以及对社会诸多问题的探讨。
才是创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机动搜查队这个职业,本身也不需要多么严谨精细的推理能力。
在最前线工作,很多时候的确就是依靠着直觉和经验。
甚至靠巧合。
当然,这种巧合的安排其实也不是毫无道理。
搜查队在平时到处,总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加以留意。
当这些碎片化的留意,只留下与案件有关的部分之后,就显得像巧合一般了。
所以,本剧设定虽然初看很反常,但并非不可接受。
只要接受了这种设定,便能在后续故事里不断发现惊喜的成分。
有对社会体制的批判。
有对普通人性的剖解。
有对教育问题的反思。
也有对警察职责的深省。
一部剧的耐看,正在于它跳出了惯常的套路。
同时又能在主题内涵上挖掘出新意。
本剧能够罕见地低开高走,逆袭涨分。
原因也在于此。
反观那些将所有吸睛亮点都放在开头的剧集,真不一定能够做到圆满。
到最后反而容易变得黔驴技穷,潦草收尾。
真正扎实的好剧,就算是开篇朴实无华。
也依然会在后来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何况,还有个菅田将晖的大招没完全释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