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张艺谋的谍战片《悬崖之上》4月30日开始上映,这是张艺谋第一部谍战剧,但是国产谍战剧的通病痼疾,逻辑混乱毫无常识,就连张艺谋这样的大牌导演一样也不能例外。
张艺谋的谍战片《悬崖之上》4月30日开始上映,在我印象里这应该是张艺谋第一部谍战剧,听到这个消息,老周就担心会砸了牌子,毕竟谍战剧不同于言情剧贺岁剧,也不同于战争剧,是要有足够的脑回路和清晰缜密的逻辑,而逻辑混乱毫无常识一直都是国产谍战剧的通病痼疾。首映当天就去看了,果然不出意料,就连张艺谋这样的大牌导演一样也不能例外。何况《悬崖之上》说起来还是电视剧《悬崖》的前传,而《悬崖》本身就有很多硬伤,例如男一号周乙是中共地下*的,却和苏联派来的特工组成搭档,要知道当年中共和共产国际完全是属于两个系统,除了高层,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再有女一号顾秋妍说是苏联培训的特工,却蠢得像个白痴……那么,估摸着《悬崖之上》也不大可能好到哪里,果不其然。不过,张大导的金字招牌也没什么可惜的,自从张大导被招安收编了之后,就已经没什么好作品了,牌子也早就砸得没剩多少光芒了。
这就来说说《悬崖之上》中的硬伤破绽,请各位需要耐心一点,本文会比较长,因为GUG实在太多,随手拈来就不下十处:
第一处:剧中的主线“乌特拉”行动就是一个脑残的计划。
“乌特拉”行动是将一位从日军杀人基地逃出的幸存者见证人王子阳护送到苏联,以便在国际上揭露日本的战争罪行。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别忘了,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就算把王子阳接到苏联,向全世界揭露了日军罪行,只有一个人证,又没有物证,可信度有多少?而且战争期间敌对方的指控,又会有多少可信度?战争中首要目标是赢得战争,这些道义上的声讨都要留待战后才能真正落实。为了这样一个对战争胜利毫无实际帮助的人证,要付出可能损失4名优秀特工,再加一个已经潜伏在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这样要害单位的卧底,值得吗?任何一个情报机关的领导,都不会下令执行这样稳赔不赚的买卖。要是带回一个日军高级将领或是掌握重大机密的军工专家,或许还更有可能一点。
第二处:四名特工是搭乘飞机跳伞进入东北。
苏联和东北接壤,拥有数百公里的漫长边境线,可以偷越国境的地方太多了。当年苏联和东北就至少有三条秘密地下交通线,一般情况人员都是从陆路直接偷越国境,很少用飞机空降,最多是不便随身携带的武器、电台到约定时间地点进行空投。又不是英国到欧洲的被占领区,隔着英吉利海峡,不得不用飞机空降。
第三处:自杀用的毒药。
四个人伞降落地后,队长*(剧中角色名字也记不住,就直接用演员名字)打开一个小药盒,每人拿了一粒在最后关头用来自杀的毒药。怎么可能跳伞落地之后才分发毒药?要是跳伞途中出了意外,队长找不到队友,那怎么办?或者一落地就遇到埋伏,来不及分发毒药又怎么办?这种毒药肯定是在出发前就分发了,而且要么藏在牙齿里,要么藏在衣领上,以便在突然被控制住双手时还能迅速服药。如果像影片中那样就这么分给每个人,放口袋里?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吞下怎么办?毫无隐蔽斗争的常识。在二战中自杀用的毒药是英美盟军派往被占领区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标配,因为盖世太保的刑讯太厉害了,据说只要是人就没有能够扛得住的。如果不想受刑讯的痛苦,或者不想被迫供出秘密,就可以选择自杀。梵蒂冈教皇还特意为这些自杀的特工颁发了特赦令,因为天主教是不允许自杀的。但在苏联这种情况就不是太常见了,而“乌特拉”行动也不是什么特别机密,事关战争胜负的大行动,没太大必要配发毒药。
第四处:*在火车上发出警告。
这个四私人小队是由两对夫妻(恋人)组成,跳伞落地后分为两组,正好是将夫妻档拆开,这倒合理,因为夫妻毕竟比较熟悉,分开行动配合上会更为默契。*一组很快就发现接应的是特务,并迅速解决了特务。在火车上就向妻子秦海璐示警,在列车上的厕所里留下了警示密码,但叛徒李乃文抢先进去改了密码,将警告改成了平安。问题来了,这是*四人小队的内部通信密码,李乃文只是来接应的地下*,怎么可能知道?而且这种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联络密码,肯定都是最简单的,例如用字母A或者三角形表示危险之类,只要能够传递最直白的信息就可以,根本不需要说得太详细,都是经过特训的特工,一看就明白了,怎么可能写下一长句话?
第五处:作为密钥的书。
用书作为密码的密钥,当年是苏军总参谋部情报部,也就是格鲁乌——二战时著名的佐尔格、“红色乐队”都是格鲁乌的特工——最常用的方法,但一般是在固定的相对比较安全的地下秘密电台才会用,而且一定不会只放这一本作为密钥的书,会同时放上好几本书,以掩人耳目。而像*这样跳伞进入敌占区的行动小组是不可能随身携带密钥,只会到了安全地方去书店买一本,而且买的时候也一定会同时买好几本书。
第六处:*的被捕和越狱。
*行踪暴露和特务展开枪战,从小巷里冲到大街上,还没喘口气就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了!作为一个受过特训的老资历特工,来到大街上第一反应就是观察四周情况,怎么可能没看到急速驶来的汽车?难道这汽车是火箭速度,他一回头的短短几秒就从几百米外飞到了!而且一开始特务就要抓活的,怎么却敢用这么高速行驶的汽车去撞*,就不怕撞死他?
*被捕后受到了严刑逼供,上了电刑,还用了迷幻药。采用迷幻药诱供要在相对平静舒缓的环境,最好是梦境状态使用,怎么人还吊在刑讯架上就用上了?这么紧张的身体状态,迷幻药还能起作用吗?年的老电影《保密局里的枪声》里采用迷医院病床上,那就靠谱多了。
接下来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居然乘看守不备,大发神威,身负重伤之下挣脱了捆绑,杀死了给他注射迷幻药的医生,换上医生的白大褂准备越狱。且不说在特务科的审讯室有没有机会逃脱,退一万步,就算能逃出审讯室,重伤的身体怎么可能逃出特务科的大院?在这样情况下,如果能挣脱控制,肯定就是——自杀!既可以不再受刑讯痛苦又可以保全组织秘密,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一个身负重伤的人,连路走走不稳,怎么可能杀出特务科的大院?
别急,还有更懵逼的事情,打入特务科的卧底于和伟居然主动和*联系,还表明了身份,我的个天,要是当年地下*都这样,早就不知要死了几十回了!像于和伟这样的卧底,绝对是单线联系,绝对不可以和别的人发生横向联系,更别说主动表明身份了,要是这样的智商,还想在特务科当卧底?在猪圈当卧底还差不多。看到这里,老周简直想朝大银幕上吐口水了,什么玩意啊。
第七处:罗马尼亚大使馆。
再看下去,有点明白编导这么胡编的苦心了,如果*不越狱,不和于和伟联系,把自己儿女的事情告诉于和伟,那于和伟就没法主动向秦海璐表明身份,并得到秦海璐的信任,从而能够安排秦海璐摆脱特务的监视。没有这样脑残的剧情,戏就没法演下去了!
于和伟的安排是秦海璐和朱亚文混入罗马尼亚大使馆,利用大使夫人生日晚宴的混乱,从后门逃出。监视的特务要和他们一起进去,秦海璐说这样人数就不对了,不会放我们进去。最后,秦海璐一个人先进去——说好两个人,特务一起进,人数不对不让进,秦海璐一个人先进,人数也不对,怎么就让进了?特务不会和朱亚文换一下,由他和秦海璐一起进,人数也对,还能贴身监视,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就想不到?哦,这样一来,秦海璐就逃不了,戏没法演下去了。所以不但要让特务当傻瓜,也要把观众全当傻瓜,这才好继续胡编乱扯瞎白呼。
第八处:朱亚文的死。
朱亚文看到无法按计划混入大使馆,只好强行突围,和特务展开枪战。之前他的枪不是被特务拆掉了撞针,怎么能打响了?等到于和伟冲上来,又打不响了?这是什么神枪啊!
就算朱亚文先抢了特务的枪,子弹打完,再换自己被拆了撞针的枪,最后吞下毒药自杀,还非要让于和伟冲上来从他嘴里抠毒药,作为一名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工,看到这局面早就知道不可能逃脱,乘着枪里有子弹就给自己脑袋上来一枪,不简单省事?或者躲在巷角就吞下毒药,也很简单,非要朝着已经知道是自己人的于和伟开枪,难道已经知道枪被卸了撞针,那赶紧用特务的枪自杀啊,还磨叽什么?再让于和伟上来抠药片,就是为了给于和伟洗白,这手法也太拙劣了。
第九处:电影院接头。
*牺牲后,和*一组的刘浩存也就失去了联系,按照事先约定,要在电影院接头,在电影院门外排片海报上将接头的场次上打勾。叛徒知道这个接头方式,所以特务严密监视电影院。于和伟还是在特务监视下打上了勾,姑且不说这样是多么容易暴露,仅凭几句花言巧语就能骗过小特务余皑磊,但如何骗过特务科长倪大红?要知道倪大红饰演的特务科长高彬的人设是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得意门生,如果也是这么弱智,可能吗?
叛徒不知道的是,这个打勾的场次还不是真正接头的场次,而是四天后的这个场次。这种加上约定拖延时间的安全措施,是格鲁乌常用的,倒很合情理。当年“红色乐队”在电报里约定接头时间,实际都还要加上几天又几小时,例如电报里是3日14时,其实真正的接头时间是5日16时。
特务科在打勾的场次自然抓不到人,于是于和伟和刘浩存在四天后顺利接上了头。问题是要是电影院四天后没有这个场次怎么办?电影院的排片通常过一段时间就要调整的。再说,如果我是高彬,当时抓不到人,那就干脆封闭了这个电影院,看你还怎么接头!
第十处:处决叛徒。
在影片最后的彩蛋部分,于和伟坐在汽车后排,把在前排的叛徒给勒死了。就算于和伟身手了得,活干得干净利索——也不利索,让叛徒在挣扎时踢碎了车窗玻璃,也总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至少在时间地点上,一定会有交集,这都是暴露身份的隐患。所以,这种处决叛徒的行动都是另外专人负责,绝对不会让他来干,他是卧底,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而且他的作用和价值远远高于一般的特工。让他去除掉叛徒,显然严重违反了当时地下斗争的规定和纪律,在真实的历史上绝对不可能。
随手就能举出十个硬伤,要是仔细看,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想想也是,张大导演是拍艺术片出身,本来思维就是跳跃的,激情洋溢的,和谍战片这种强调逻辑缜密格格不入。而且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开始,也就是靠大场面来追求视觉冲击,对于艺术性的刻画,早已是江郎才尽。同样是谍战片,老周还是推荐近期的《间谍之妻》,无论是逻辑,还是人物刻画,细节表现,完爆《悬崖之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