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时,还是70年后的今天,贵州的文化建设一直在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不同时期最大程度上满足着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
70年探索,贵州“大文化”建设成果斐然,文化所展示出的“育人”功能日益明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日趋完善,持续深入到最基层;“非遗”和文物保护方式多样,民族瑰宝得以留存,合理发展更让人们生活得以改善;文艺黔军奔走扶贫一线,以精彩作品丰富群众生活,以文艺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70年来,文化*策通过不断地调整与变化,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工作理念的深化,一步步实现“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百姓切实感受到因文化建设带来的生活变化。
家门口的文化生活
从到今天,贵州打破了没有省级美术馆的历史;大剧院和小剧场热闹非凡,惠民演出让更多人走进艺术世界;贵州省图书馆实现数字化覆盖,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免费获得服务;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成,不断更新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队伍将温暖送到人们心坎上……
多年来,贵州注重发展文化设施,培育文化品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为群众幸福生活添彩。家门口的文化生活,让人们乐在其中,美在心上。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文化带建设、文化先进县建设、“蒲公英”计划、艺术之乡、农村电影、共享工程、文化志愿者服务等行动,不断推动贵州公共文化建设服务深入各地,从过去较为单一的走进基层组织活动和演出,逐渐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的十八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把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战备高度,并提出了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在内的3大类、14项、22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的建设成果更加丰硕,如今已基本实现县县有“两馆一站”,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9万多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遵义、贵阳、毕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全省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从年建馆至今,陪伴贵州人走过无数重大历史时刻的贵州省图书馆,是全省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始建于年的贵州省博物馆于年8月迁往新址,在更加宽敞明亮的展厅内,结合更多现代科技手段和展陈理念,呈现贵州的多彩文化;年开馆的贵州美术馆打破了贵州一直以来没有省级美术馆的历史,以年轻的姿态常年举办各类名家展览,并持续开展公教活动,为人们提供艺术交流与体验服务。
截至年底,全省已建成图书馆分馆80个,文化馆分馆76个。一、二、三级图书馆分别达到11、19、43个。全省3个民族自治州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个“农民文化家园”和4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除此以外,贵州还探索了新的文化服务模式。
在贵阳大剧院,每天晚上上演着大型民族文艺演出《多彩贵州风》,旅游旺季时甚至一天内上演4场,成为一扇展示贵州民族风情的窗口。剧院内的音乐厅,常年举办交响乐演出,贵阳交响乐团成立10年来演出余场,感染了40多万人。位于中天·未来方舟的方舟戏台如今已成为票友的聚集地,贵州京剧院常年在此演出,3年多来演出0余场,感染了50多万人。
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更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阵地的建设,使得艺术创作也高潮迭起,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也在近几年潮水般涌现。
文化遗产展现新活力
年7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我省历史文化的高地,也成为我省文化旅游的地标。
时光拨回至年。遵义文物工作者葛镇亚接到整理遵义文物古迹、修订地方志的任务,他根据民间流传的杨应龙的故事,找到掩埋在深山里的海龙屯。年,海龙屯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秋,我省启动第一次针对海龙屯的考古试掘活动;年海龙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初,贵州省文物局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期开始申遗筹备,对海龙屯的考古发掘最先展开。
这是海龙屯发掘和申遗的时间线,其背后蕴藏的是极其琐碎艰辛的工作,以及一群为贵州文化遗产倾尽一生的人,海龙屯的成功申遗,可以说是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目前,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有各级各类博物馆、陈列馆多个,各级可移动文物及标本约40多万件。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名镇8个、名村16个。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贵州同样成绩斐然。
早在年,贵州以黎平县、从江县为代表的侗族大歌就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惊艳世界。多年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先后以不同形式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非遗”,已成为贵州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名片。
从*策上来看,贵州先后出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年,贵州又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从培养大师级传承人、国内知名手工艺品设计师,到培养市场营销人员,再到开展传统村落贫困农户参与传统手工技艺培训,在多个层次、多种方向开展培训工程。
此外,贵州也是全国第一个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的省份。“非遗”馆展示厅以“多彩贵州”为缘起,在“非遗”10大门类框架下,按相近类别划分空间,精选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进行展示。
目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省共有85项处入选,连续4批位次靠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字记录工作成果优秀项目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在中国40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省的侗族大歌和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两个项目入选。此外,还有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随着时代前进,我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断完善,通过创造性转化,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带动人口脱贫;通过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化的方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
文艺黔军助力扶贫
贫困,曾是贵州的一大难题,脱贫攻坚,贵州成了全国的主战场。
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对贫困地区的人们进行帮扶,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困,告别过去“等、靠、要”的旧观念,让贫困地区群众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中,在这项工作上,贵州的文化部门当仁不让,开展了诸多工作。
在年,“文化扶贫”一词就已写进了贵州省委出台的《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的顶层设计中。在此基础上,贵州省文化厅提出了“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励民、文化富民”的4个着力点,为全省的文化扶贫指明方向。“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主题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扶贫的全面开展。文化工作者们,或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挂职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以文化的角度助力当地摆脱贫困;或通过充分发挥贵州“非遗”资源优势,广泛展开传统手工艺培训班,传承手艺的同时更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或借助文艺作品力量,创作大量反映扶贫一线感人事迹的作品,带到田间地头演出,以鼓舞人心,提振士气。
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道德素质、思想意识,也是《贵州省文化厅文化扶贫行动计划(-)》中重点规划的内容。这份规划不仅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具体要求,也对贫困地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文化艺术精品打造、惠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培训、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开展等多个方面,都有具体谋划。
“三区”文化人才培训、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十百千万”培训工程、文化励民巡演此起彼伏。其中,“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就已累计培训传承人群3万余人,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大批传承人在培训后开始自主创业,实现从非遗传承人到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转变。工作落到实处,百姓也因文化而走向更好的生活。
黔剧《天渠》、花灯剧《一路芬芳》、音乐剧《吉他》,这些在国内展演中取得良好社会口碑的精彩剧目,都是以脱贫攻坚的代表人物和事迹为主题所创作,有关于“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动人故事,有讲述“三变”这一先进改革模式的精彩剧目,也有呈现正安吉他创业成果的歌舞大戏。文艺工作者将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用脍炙人口的形式把“贵州奇迹”传播得更远。
在“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概念之中,贵州的文化扶贫之路走得快,也走得稳,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贵州发展的路子。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彭芳蓉
文字编辑/陆青剑
视觉编辑/彭芳蓉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