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
近日,据日本经济新闻等多家日媒报道,全球车企近期陆续发布了上半年销售数据。年上半年,受半导体供应短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负面因素等影响,包括丰田、铃木、本田、日产、斯巴鲁、三菱、马自达在内的8家日本乘用车制造商的全球总产量为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6%。
从车企发布的年上半年全球销量数据来看,丰田集团(包括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减少6%,降至万辆;本田减少19.5%,降至万辆;日产减少23.9%,降至万辆。
与此同时,根据“日系三剑客”丰田、本田、日产汽车近期披露的财年第一财季(年4月至6月)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其均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与在全球市场的“低迷”业绩相比,“日系三剑客”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更具看点。中国市场在“日系三剑客”的全球业务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据多家媒体报道,年7月,丰田在华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增长6%,位居日系车企之首。7月,同为日系三大车企的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增长23.5%,是“日系三剑客”中增速最快的车企。日产汽车7月在华共销售10.0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6%。
记者注意到,年1月至6月,丰田在华销量同比增长4.2%,而本田、日产汽车则分别同比下滑13.6%、22.7%。可以看到,日系三巨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呈现回暖势头。
在华销量升温
年以来,受国际局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汽车市场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不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局面得到有效遏制,以及购置税减半征收等积极*策的刺激,我国车市实现了复苏和增长。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年7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万辆和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8%和3.3%,同比分别增长31.5%和29.7%,产销量达历年同期最高值。
根据乘联会近日发布的数据,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4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9%。其中,7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21.6%,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20.8%,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7.0%。可以看到,德系与日系品牌仍然是中国合资品牌中的主要角色。与此同时,德系与日系市场份额非常接近,两者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正变得越发焦灼。
日系品牌内部之间的竞争格局依然保持稳定。在中国市场,丰田再次问鼎日系三强销量榜首。年7月,丰田在华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增长6%,位居日系车企之首。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累计销量合计已达96.3万辆,约占丰田汽车(不含大发和日野)全球同期销量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市场,“日系三剑客”中7月销量排名第二的是本田。年7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增长23.5%。其中,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7月终端汽车销量为6.83万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7月终端汽车销量为6.52万辆。年1~7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81.28万辆,同比增长90.8%。
根据日产汽车方面披露的数据,7月,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销量分别为10.02万辆和8.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7.5%;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日产)销量为1.37万辆,同比下降10.6%。受全行业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影响,日产汽车中国区1月~7月的销量为64.62万辆,同比下降19.4%。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年1月~6月的销量成绩,7月“日系三剑客”的销量呈现回暖态势。
根据银保监会交强险上险量数据,年前6个月,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82.12万辆,同比增长4.2%。在乘联会公布的1月~6月乘用车厂商销量排行榜中,广汽丰田位居合资车企头部阵营,19.9%的同比增速在主流合资车企中名列第一。根据本田中国披露的数据,上半年,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67.92万辆,同比下滑13.6%。受全行业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影响,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年1月~6月销量为54.6万辆,同比下降22.7%。
从经营数据来看,上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行业芯片等零部件短缺,以及原材料价格和物流成本上涨等外部因素影响,“日系三剑客”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然而,“日系三剑客”对未来的业绩保持乐观预期。记者注意到,在财务指标方面,丰田汽车将此前的营收预期由3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5万亿元)上调至34.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3万亿元),维持本财年2.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元)的营业利润预期不变。本田则将本财年的营收预期提高至16.7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同时将营业利润预期提高至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财年是公司‘NissanNEXT企业转型计划’的最后一年,所以财年对我们至关重要。面对更具挑战的经营环境,我们有信心实现企业转型计划,同时确保日产汽车依然作为一家健康、弹性的企业,能够在任何商业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财务和盈利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增长。日产汽车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稳步推进‘NissanNEXT企业转型计划’,在财年实现5%的经营利润率。”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Uchida)此前曾如是对记者表示。
按照日产汽车方面的规划,财年日产净收入预计为10万亿日元,经营利润为亿日元,相较财年增长1%。
加快电动化转型节奏
日本是传统汽车制造业强国,但在电动化时代,相较于德系以及中国汽车品牌,日系车企电动化转型缓慢。
根据8月16日乘联会发布的年7月份全国新能源市场深度分析报告,年1月至7月,在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零售量排名TOP15榜单以及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排名TOP15榜单中,均难觅日系品牌身影。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全面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根据乘联会数据,年1月至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0万辆,同比增长.0%。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8.5%,1月至7月形成“W型”走势。年1月至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3万辆,同比增长.5%。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日系三剑客”对于电动化的态度有所改变,决定全面转型电动化,以期实现在电动化转型上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年12月,丰田发布了其最新的电动化战略,未来将计划投入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元),用于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上,其中有一半用于纯电动方向的研究。丰田方面表示,到年,其将推出30款电动汽车,其中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氢燃料以及混合动力的汽车,预计每年销售万辆电动汽车,届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总销量的占比中将达到75%。到年,雷克萨斯品牌将转型成为一个纯电品牌。
进入年,“日系三剑客”对电动化转型表现得更为激进。年4月末,日系车企“三巨头”本田、日产、丰田集中在华发布纯电车型,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冲锋。
4月26日,本田在中国市场推出2款纯电车型e:NS1和e:NP1,均基于e:NArchitectureF平台打造,分别由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生产。今年6月底,东风本田的e:NS1和广汽本田的e:NP1均已上市。据悉,未来五年本田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纯电动车。
紧接着,4月27日,日产针对中国市场已开启Ariya的“盲订”预售。6月18日,ARIYA已正式面向中国市场开启预订。在中国电动车市场,Ariya车型将成为日产汽车手中的有力武器之一。
几乎在同一时间,丰田首款诞生于e-TNGA专属架构的纯电中型SUVbZ4X开启预售。丰田的首款纯电动车bZ4X被看作丰田汽车向电动化转型的开山之作。据了解,bZ4X车型在中国大陆地区尚未开始生产、销售。据悉,丰田bZ4X上市后,将会与大众ID.4、威马W6、飞凡MARVELR、天际ME7等车型展开竞争。
“丰田正在潜心研究包括纯电动车(BEV)在内的所有电动化技术。”今年6月15日,丰田汽车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的总公司召开了股东大会,丰田掌管技术方面的高层管理人士前田昌彦在会上说道。
此前,前田昌彦也曾公开表示,关于丰田“全方位电动化战略”,丰田提供的车型不只有纯电动车(BEV),还包括油电混合双擎动力车(HEV)、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氢燃料电池车(FCEV)等车型,全方位推进电动化的布局。
不同于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主流合资品牌德国大众汽车等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已形成先发优势。乘联会数据显示,年1月至5月,一汽-大众ID.4CROZZ累计销量约1.45万辆,成为新能源SUV销量前15位中唯一一款合资品牌车型。
“对于丰田、本田、日产汽车等日系品牌而言,在华大力布局电动化车型已经迫在眉睫。日系车普遍面临纯电动车经验积累不足、产业链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电动化转型中建立后发优势,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壁垒,是其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
(编辑:张硕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