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辨证论治方法
1.风热证
异名:风热型,风热郁肤证。
证候概念:本证系机体内有蕴积之热,外感风热邪气,内不得疏泄,外不得宣透,佛郁肌肤。出现红斑、丘疹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
临床表现:初发或复发病不久,皮疹发展迅速,红色或深红色丘疹、.斑丘疹及小片红斑散布于躯干、四肢,亦可见于头皮、颜面,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易脱落,剥刮后有点状出血,或偶见同形反应;伴瘙痒,发热,周身不适,口渴咽干咽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1)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或同形反应为主要诊断依据。(2)具有发热,口渴咽干或咽痛,舌红,脉数等风热病证特点。(3)发病前有感冒、咽炎、扁桃腺炎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治疗法则:疏风解表,清热凉血。
方剂举例:消风散,银屑病I号方,槐花汤等。
常用药物:银花、连翘、桑叶、牛蒡子、板蓝根、北豆根、黄芩、槐花、凌霄花、牡丹皮、紫草、草河车、白鲜皮等。
2.血热证
异名:血热型,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机体蕴热偏盛,时值青壮年,血气方刚之际;或因性情急燥,心绪烦扰(精神因素),心火内生,或因恣食鱼腥、辛辣之品,伤及脾胃。郁而化热,或复感风热邪气,均可致使血热内盛,热盛生风化燥,外发肌肤,出现红斑、丘疹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发病较急,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
临床表现:初发或复发病不久,皮疹发展迅速,呈点滴状、钱币状或混合状,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鲜红或深红色,散布于体表各处或几处,以躯干四肢多见,亦可先从头面开始,逐渐发展到周身,新皮疹不断出现,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易脱落,剥刮后有点状出血。偶见同形反应;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赤,苔薄黄或根部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辨证要点:(1)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或同形反应为主要诊断依据。(2)具有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质红赤,脉弦滑数等内热病证特点。(3)病程短,精神及饮食因素,感冒、扁桃腺炎及咽炎病史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治疗法则:凉血化斑,清热解毒。
方剂举例:克银一方,凉血泻火消风汤,白疕1号方,消银一汤,牛角地黄汤,生地凉血方等。
常用药物: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黄芩、黄连、知母、生石膏、板兰根、大青叶、忍冬藤、北豆根、苦参、土茯苓、草河车、白鲜皮等。
3.血瘀证
异名:血瘀型,血瘀风燥型。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病程较久,气血运行失畅。以致经脉阻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出现皮损硬厚,色紫暗或黯红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
临床表现:病程较长,皮损硬厚,多为钱币状、大小斑块状,少数为蛎壳状,色紫暗或黯红,覆有较厚干燥银白色鳞屑,不易脱落,新皮疹较少出现;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或不痒,口干不欲饮,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暗紫或黯红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或沉涩。
辨证要点:(1)皮损硬厚,色紫暗或黯红,银白色鳞肩a干燥较厚为主要诊断依据。(2)舌质暗紫或黯红有瘀斑,脉涩有重要参考价值。(3)病程较长。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通络散结。
方剂举例:黄芪丹参汤,丹参活血方等。
常用药物:丹参、赤芍、红花、泽兰、三棱、莪术、茜草、凌霄花、王不留、石打穿、丝瓜络、乌蛇、青皮等。
4.血成证
异名:血应型,血虚风燥型。
证候概念:本证因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由病久耗伤营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出现皮损较薄,色淡红,银白色干燥鳞屑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于寻常型银肩病静止期。
临床表现: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日久,皮损俄薄.多为斑片状或皮损泛发周身,色淡红或暗淡,覆有大量干燥银白色银屑,层层脱落,新皮疹较少出现,伴瘙痒或轻或重,面色无华,体倦肢乏,或头晕,少眠,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少或净,脉弦细或沉细。
辨证要点:(1)皮损较薄,色淡红或暗淡,大量银白色干燥鳞屑为主要诊断依据。(2)具有体弱肢乏,面色无华,头晕,纳呆,舌质淡红,脉弦细、沉细等气血虚弱病证特点。(3)病程较长。
治疗法则:养血和营,益气祛风。
方剂举例:养血祛风汤,克银二方,元参养血方等。
常用药物:炙黄芪、*参、元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麦冬、麻仁、白鲜皮、白芷、白蒺藜等。
5.血燥证
异名:血燥型,血燥阴伤型。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血热内蕴或热毒蓄久,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以致津液营血耗伤,阴虚血燥,肌肤失于润养,出现易于干裂的皮损,色暗红、红褐或淡红,银白色干燥鳞屑为主症的证候。病程缠绵,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
临床表现:病程缠绵,皮损经久不消退,散布躯干、四肢等处,多为混合状、斑块状或环状,色暗红、红褐或淡红,干燥易裂,覆有或薄或厚的银白色干燥鳞屑,不易脱落,新皮疹较少出现,伴瘙痒或痒不甚,咽干唇燥,五心烦热或掌心发热,口干不多饮,大便秘结;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或细数。
辨证要点:(1)皮损易干裂,色暗红、红褐或淡红,银白色干燥鳞屑为主要诊断依据。(2)咽干唇燥,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阴虚血燥病证特点可资参考。(3)病程较长。
治疗法则:滋阴润燥,清热驱风。
方剂举例:养血润肤饮,消银三汤,银屑病I号方,三参润肤饮等。
常用药物:当归、沙参、丹参、何首乌、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丹皮、赤芍、草河车、北豆根、白鲜皮、白蒺藜等。
6,湿热证
异名:湿热型,风湿血热型。
证候概念:本证有少数患者湿热内蕴,偶受外邪侵扰,或恣食鱼腥、辛辣之品,助湿化热,内外风湿热邪搏结,发于肌肤,出现皮损潮红,局部湿润或有渗液,鳞屑少为主症的证候。本证见于寻常型渗出性银屑病。
临床表现:皮损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如腋窝、乳房下部、腹股沟、会阴部、腘窝、肘窝及阴部,皮损基底较薄,潮红或浅红,常互相融合成大斑片,局部湿润或有渗液,鳞屑少而薄;伴微痒,口干不渴,身热,体倦;舌质红,苔黄或根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1)皮肤皱褶处起红斑,局部湿润或少有渗出,鳞屑少而薄为主要诊断依据。(2)有身热、口干不渴,体倦,舌红苔腻,脉滑数等湿热病证特点。(3)病程较短。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剂举例:消银二汤,萆薢渗湿汤等
常用药物:龙胆草、苦参、黄芩、茯苓、泽泻、萆薢、苍术、生地、丹皮、土茯苓、草河车、北豆根等。
7,冲任不调证
异名:冲任不调型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冲任不调,内热外发或冲任亏损,精血不足,肌肤失养,出现斑疹色红或淡红,银白色银屑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于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皮损的出现与妇女经期、怀孕、生产有密切关系,多数在经前、孕中、产前发病或皮损加重,亦有于经后、产后发病者。周身散布丘疹和斑片,色鲜红或淡红,覆有银白色鳞屑,初发者可有点状出血现象;伴微痒;心烦口干,或头晕腰酸,周身不适;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滑数或沉细。
辨证要点:(1)周身散布的丘疹、斑块,色鲜红或淡红,银白色鳞屑.初发者有点状出血为主要诊断依据。(2)皮损提的出现与妇女经期、怀孕、生产有密切关系。
治疗法则:调摄冲任。
方剂举例:二仙汤化裁。
常用药物: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黄柏、知母、当归、熟地、生地等。
8,风湿痹阻证
异名:风湿痹阻型,湿热久羁证。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湿热内蕴,外受风湿,内外湿热互结,痹阻经络,佛郁肌肤,出现红斑,银白色鳞屑,关节肿痛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于关节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除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等皮损外。有时可出现脓疱,尚有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受累关节以手足等小关节多见,特别是指趾末端关节受累较为常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1)具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特点。(2)具有关节肿痛等症状。(3)初发或病程相对较短。
治疗法则:祛湿清热,解毒通络。
方剂举例:独活寄生汤化裁。
常用药物: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桑寄生、防己、半枝莲、豨莶草、雷公藤、透骨草、络石藤、乌蛇等。
9.肝肾不足证
异名:肝肾不足型,肝肾阴虚证。
证候概念:本证主要由风湿痹阻证久治不愈发展转化而成,即湿热久羁,损伤筋骨,内舍肝肾,或因肝肾虚弱,筋骨不健,湿热搏结筋骨。外发肌肤,出现红斑,鳞屑,关节变形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久治不愈的关节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除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存留外,关节疼痛,日渐加重,骨质破坏,以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腰膝酸痛,舌质淡红或暗红,苔少或净,脉沉滑、细弱。
辨证要点:(1)具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特点。(2)具有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等症状。(3)病程缠绵,反复发作。
治疗法则:补益肝肾,祛风除湿。
方剂举例:健步虎潜丸化裁。
常用药物:熟地、山莫肉、当归、丹皮、杜仲、续断、木瓜、狗脊、龟板、虎骨、乌蛇、土茯苓、稀基草、伸筋草等。
10.湿热蕴毒证
异名:湿热蕴毒型,湿热化毒证。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湿热内蕴,郁久化毒,毒热互结,壅郁肌肤,出现红斑、脓疱为主症的证候。本证多见于脓疱型银肩病和脓疱性红皮症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周身迅速出现大片红斑,斑上有密集的脓疱,针头至粟粒大小,成批出现,彼伏此起,疱壁薄,破后融合成片,结痂与鳞屑相兼附于表面,皮肤皱褶处湿烂,结脓痂,甲板受损破碎缺损或肥厚、浑浊;伴壮热,心烦口渴,颜面红赤,或关节肿痛,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辨证要点:①周身泛发大量红斑,脓疱,结痂与鳞屑为主要诊断依据。②具有壮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毒热病证特点。③发病快。
治疗法则:祛湿清热,凉血解毒。
方剂举例:克银一方,苦参解毒方,五味消毒饮,芩连地丁汤等。
常用药物,龙胆草、苦参、车前子、泽泻、黄芩、草河车、北豆根、生地、丹皮、知母、生石膏、银花、野菊、地丁、天葵子、蒲公英等。
11.脾虚毒恋证
异名:脾虚毒恋型。
证候概念:本证是由湿热蕴毒证变化而来,即上证经过苦寒清热解毒药治疗后,湿热得以清利,而余毒未能尽除,脾气渐虚,出现体倦肢乏,饮食减少,残留少量脓疱等症状。本证多见于脓疱型银屑病恢复期。
临床表现:上一证经过治疗后,红斑基本消退,或转为暗红、红褐色,脓疱大部分消失,偶有新起或残留少量脓疱,结痂、鳞屑明显减少;出现体倦肢乏。饮食减少,或便稀;舌质红,苔黄根腻,脉濡或滑。
辨证要点:①局部残留少量脓疱,结痂,鳞屑,或时有少量新起脓疱为主要诊断依据。②具有体倦肢乏,饮食减少,苔腻脉濡等牌虚病证特点。③有急性发病史,过去的主要症状基本控制。
治疗法则:健脾除湿,清解余毒。
方剂举例:除湿胃苓汤化裁。
常用药物:炒白术、苍术、厚扑、陈皮、茯苓、猪苓、泽泻、栀子、黄芩、薏苡仁、土茯苓、草河车、半枝蓬等。
12.毒热伤营证
异名:毒热伤营型,毒热型。
证候概念:本证由于血热偏盛,复受外界毒邪侵扰,如外涂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其他不适当的治疗,以致血热佛腾,壅郁肌肤,出现全身性弥漫红斑,大量鳞屑脱落(毒热伤阴耗液所致)为主症的证侯。本证多见于红皮症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发病迅速,周身及颜面遍布弥漫潮红斑,或为深红、紫红斑,触之灼热,压之退色,略有肿胀,鳞屑层叠,反复脱落;伴壮热,恶寒,心烦口渴,精神萎扉,肢体乏力,舌质红赤或红绛少津,苔薄或净,脉弦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1)全身性弥漫红斑,大量鳞屑层层脱落为主要诊断依据。(2)具有壮热,心烦口渴,舌质红降,脉弦滑数等毒热内盛病证特点。(3)发病迅速,有较明显的诱发因素。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化斑解毒。
方剂举例:清瘟败毒饮,羚羊化斑汤等。
常用药物:犀角、羚羊角、生地、丹皮、赤芍、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知母、生石膏、元参。沙参、麦冬、竹叶等。
由于本证病情较重、难以速愈,在病理变化方面,发病初起由于毒热盛可以伤阴耗血,发病日久毒热亦可伤阴耗血,因此虽经过治疗病情日趋好转,但仍可出现阴伤血燥病理变化,这时应以滋阴润燥,兼清余热法进行善后调理,可参考前面提到的血燥证方药灵活变道。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能有效地指导中医防病治病。很多疾病,经过长期医疗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以上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上述的12种证候是银屑病的基本证候,除此之外还有一此其他证候,
例如有人曾报告对银屑病肾阳虚证采用温补肾阳法而治愈,尽管是少见的,但客观存在,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提高,使其日臻完善。
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银屑病的每一证候以皮损表现和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为论治提供依据,并且指出治疗法则和方药,可资临床参考应用。
有一定规范的辨证论治,对进一步探求该病的治疗规律是有益的。然而刻板地运用以上所提出的辨证论治是不能完全解决错综复杂的病证。因此还应注意以下二点:第一要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证候寓于疾病之中,证候因症状而变化,一病出现多证,正是疾病动态变化的表现。银屑病病情复杂,在发病的全过程中,有些病例是以一种证候为主的。
有些病例在不同时期常表现出不同证候。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时,了解和把握其动态变化,根据症状变化而随时辨证,当然症
状变化不大也不要轻易改动,以保证证候相对稳定,便于观察,第二要分辨疑似证和临界证。
在临床过程中,所遇到的病证并非都与典型证侯相符,疑似证或临界证也是常见的。就是说当患者就诊时所表现出的种种症状,近似于某一证或界乎于某二证之间。若正确分辨之,必绣熟练地掌握基本证侯的有关内容,必须有大量的临床实践,熟能生巧,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才能不断提高。
40年银屑病临床经验参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