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培养、逐步提高的过程。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治教育工作,将文化自信培育融入高校的思想*治教育工作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1.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培养文化自信
高校的思想*治教育必须坚定正确的*治方向,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积极健康向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落细落小,使之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青年学生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加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通过文化引领树立文化自信。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民族精神上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展示,让大学生知晓和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底蕴,从中获得精神滋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弘扬。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或选修课,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革命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支点。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特色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既有*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又有新中国建设时期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方式方法,通过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文艺作品以及红色文化纪念遗址等来强化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的信心信念,将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向。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让大学生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实践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
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因此,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青春与朝气的自我展示中彰显出文化自信。利用一切媒介,传递先进文化精神。学校的建筑群、校园绿化带、电子屏幕、广播、校园网络等都是传递校园文化的良好媒介。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不仅符合学校特色及发展定位而且能传递先进文化精神的一切载体,充分发挥“文化校园”对学生的显性和隐性双重教育功能,将文化自信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校园文化节、文明礼貌月、主题读书日、论坛、演讲、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理念、价值导向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传播到大学生中去,让大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