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音声声
吐抽丝之声
闻破茧之音
驿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
王戎简要,裴(péi)楷清通。
《世说·赏誉》:“钟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晋书·裴楷传》:“楷字叔则。父徽,魏冀州刺史。楷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钟会荐之于文帝,辟相国掾,迁尚书郎。贾充改定律令,以楷为定科郎。事毕,诏楷于御前执读,平议当否。楷善宣吐,左右属目,听者忘倦。武帝为抚军,妙选僚采,以楷为参军事。吏部郎缺,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以楷为吏部郎。”王戎简要:王戎,字濬(jùn)冲,琅(láng)玡(yá)临沂(yí)(今山东临沂白沙埠(bù)镇诸葛村)人。西晋时期著名文士,以清谈著名于世,还擅长评鉴人物,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阮(yuǎn)籍、山涛、嵇(jī)康、向秀、刘伶(líng)、阮咸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成语“卿卿我我”和王戎有关。裴楷,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魏晋时期著名文士,风度翩翩,气质高雅,有“玉人”的美称。
王戎行事简约大方;裴楷外在清通明白。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赏誉》。王戎和裴楷年轻的时候,一起去拜会大臣钟会,双方言谈欢洽(qià)。等到王戎、裴楷告辞后,有人询问钟会如何分别评价他们两个。钟会回答说:“王戎懂得礼法的精髓,行事简约;裴楷心如明镜,外表清通。”
钟会善于观察人,对人物的评价入木三分。生活中的我们,也要掌握识人、观人的本领,认清人品的优劣高低,有助于我们交往到真正的朋友。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索隐》:谯周曰:“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麟按:”罴“即”熊“也,故曰非熊。此条一作“渭水非熊”);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六韬·文师》:“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宋洪迈《容斋五笔》卷二辨之云:“后汉崔骃《达旨》云‘渔父见兆于元龟’,注文乃引《史记》‘非龙非螭,非熊非罴’为证。今之《史记》,盖不然也。‘非熊’出处,惟此而已。”明张岱《祭少师朱恒岳公文》:“公之功烈,如岳如嵩,公之遇合,非罴非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四五·类书一·蒙求集註二卷》辨之甚详:“晋李瀚撰。瀚始末未详。考李匡又《资暇集》,称宗人瀚作蒙求。则亦李勉之族。又五代史《桑维翰传》,称初李瀚为翰林学士,好饮而多酒过,晋高祖发为浮薄。当卽其人也。其注不着撰人名氏。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曰:补注蒙求八卷,徐子光撰。以李瀚蒙求名句为之注。本句之外,兼及他人事。所言与此书相合,惟八卷之数,与此本二卷不同。然此本卷帙颇重,盖后人以八卷合并也。其书以蒙求原文冠于卷首,后以每二句为一节,各为之注。注中稍嫌宂漫,而颇为精核。如吕望非熊句,以《六韬》原文无非熊字,则引崔骃《达旨》注始用非熊以明之。周嵩狼抗句,以晋嵩传作抗直,则引《世说新语》本作狼抗以明之。贾谊忌鹏句,鹏赋无忌字,则引孔臧《鸮赋》“贾生有识之士忌前鹏焉”以明之。燕昭筑台句,以《史记》乃筑宫非筑台,则引孔融《与曹操书》鲍昭《乐府》皆称筑台以明之。胡昭投簪句,以本传无投簪字,则引挚虞所作昭赞以明之。如斯之类,皆为不苟。凡其事未详,而旧注所说,莫知何据者,如赵孟疵面,子建八斗,苏章负笈,申屠断鞅,龙逢版出,何谦焚词之类,皆疑以传疑,亦不失详愼。其中偶尔失检者,朱翌《猗觉寮杂记》尝摘其毛宝、韩寿二事,今考瞻出妓句,事见《世说新语》,旧注所引不误,而云今本不载。江革忠孝句,事见《南史》,乃以为传后汉之江革,改忠孝为巨孝。颜叔秉烛句,云事出毛公诗传,今诗传实无此文,皆不免小舛。又如刘惔倾酿句,乃误读《世说》,以倾家之倾为倾酒之倾,亦失于纠正。然大致淹通,实初学之津筏也。”孔明,三国时期蜀(shǔ)国著名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以及发明家。代表作主要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成语“三顾茅庐”即和他有关。吕望,姜子牙。姜姓,名尚,字子牙,又名望,故称吕望。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韬(tāo)略家、*治家,曾辅佐(zuǒ)周文王、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击败商朝部队,灭商立周,后被封为齐国国君。
诸葛亮才华出众,有“卧龙”的美誉;姜子牙具有建立王朝的才能,是非凡的人物。
孔明卧龙:典故出自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创业初期,四处奔波,人才匮(kuì)乏。后来谋士徐庶(shù)向他推荐诸葛亮,说诸葛亮是卧龙一般的人物,刘备不惜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在他的辅佐下,建立蜀汉*权。吕望非熊:典故出自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文王为建立丰功伟业,曾在一次打猎前,自己占卜了一卦。卦象显示,此次打猎,他得到的猎物非龙非螭(chī)、非熊非罴(pí),而是一位可以帮他建功立业的非凡人物。不久后,文王在渭(wèi)河河畔遇到了“直钩钓鱼”的姜子牙,在他的盛情邀请下,姜子牙辅佐他和他的儿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诸葛亮和姜子牙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不过要遇到他们的“伯乐”才能够让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一生就只能默默无闻了。
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汉书·儒林传》:“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才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杨震,字伯起,弘(hóng)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时期著名大臣。杨震为人正直清廉。有一次,他需要处理公事,前往昌邑(yì)。到了夜晚时分,昌邑县令偷偷来到了杨震的住处,他告诉杨震,为了表示对他昔日提拔自己的感谢,特意送来了黄金,还对杨震说:“现在是黑夜,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的。”杨震却严词拒绝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够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知”故事,杨震由此也被人尊称为“四知”先生。关西,关,古时指函谷关。关西指代函谷关以西地区。丁宽《易》东:丁宽,字子襄(xiāng),梁国睢(suī)阳(今商丘睢阳)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易学大师。东,即关中以东地区,大约指代今天函谷关和大散关中间的平原地带。
杨震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居住,时人称其为“关西孔子”;丁宽将《易学》传播到了关中以东的地区。
杨震关西:典故出自于《后汉书·杨震列传》。杨震博学多才,经常聚众讲授经义的奥妙,每次都有数千名学生在一旁倾听。由于杨震居住在陕西华阴的关西地区,因此人们就用“关西孔子杨伯起”来赞美他。丁宽易东:典故出自于《汉书·儒林传》。丁宽是西汉易学大师田何的学生,学习期满后,他准备返回故乡商丘。临行前,田何感慨地对其他门生说:“《易经》里面所蕴含的精妙义理,日后都将被丁宽传播到关中以东的地方了。”
杨震和丁宽都是学术渊博的人士,他们能够成为大学问家,都在于自身刻苦不懈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刻苦就能够获得成功的人。
谢安高洁,王导公忠。
《晋书》卷七四《谢安传》:“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麟按:“高洁”指出世也。葛洪《抱朴子·正郭》:“有道之世而臻此者,犹不得复厕高洁之条贯。”○《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晋国既建,以导为丞相军谘祭酒。桓彝初过江,见朝廷微弱,谓周顗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欲求全活,而寡弱如此,将何以济!’忧惧不乐。往见导,极谈世事,还,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于时庾亮以望重地逼,出镇于外。南蛮校尉陶称间说亮当举兵内向,或劝导密为之防。导曰:‘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又与称书,以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于是谗间遂息。”麟按:“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忠也;“角巾还第”,不计私利,公也。故曰“公忠”。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治家。年少时以清谈闻名于世,雍容大度,有宰相之风。后担任宰相的他,在“淝(féi)水之战”中,打败了苻(fú)坚,取得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王导:字茂弘,琅(láng)玡(yá)临沂(yí)(今山东临沂)人。王导是东晋著名的*治家和书法家,也是东晋*权的奠(diàn)基人之一。
谢安为人有高洁的品行;王导对朝廷忠心耿耿。
谢安高洁:典故出自于《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时很有才华,朝廷一直想征召他,直到四十多岁,谢安才出来做官。
王导公忠:典故出自于《晋书·王导传》。王导是东晋时期著名大臣,为国操劳一生,后人纷纷称赞王导执*公平公正,对东晋朝廷也忠心耿耿。
谢安品行高洁,王导恪(kè)尽职守,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淡泊名利品行和忠于职守的人格操守,值得我们学习。
未完待续★相关推荐★
?值得收藏并传播:学诗必备合集(五部经典)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汇总?学诗必备‖《龙文鞭影》‖汇总?学诗必备‖训蒙骈句‖汇总?学诗必备‖幼学琼林‖汇总?学诗必备30‖蒙求‖序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