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85%~90%的性格,是在7~12岁形成的,这个时期,被称为“性格形成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教育可塑性是最大的,如果父母为孩子施以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孩子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以下三件事,希望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13岁之前做到,再难也要做到!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每个孩子从出生时,就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总喜欢四处乱爬,摸来摸去,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正是孩子观察这个世界的手段。凭借着这股源源不断的求知欲,孩子才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力,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知识,从而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
有人曾做过调查,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艺术家,他们之所以有卓越的成就,除了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外,还都善于观察,善于奇思妙想。可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让孩子去观察世界,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摧毁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的提问不耐烦,常常敷衍应对、大声呵斥,在有些家长眼里,孩子做和学习无关的事,就是坏事,就是不务正业。当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一些古怪的行为时,家长就非打即骂。这样长期下来,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一点点摧毁,最后彻底消失。
设想一下:如果牛顿在研究苹果时,牛顿妈妈说:“一个破苹果有什么好看?作业做完了吗?快滚去做!”;如果爱因斯坦在学母鸡孵蛋的时候,爱因斯坦爸爸讥笑他:“你这娃儿,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如果他们这么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应当要让孩子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并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去观察世界。
面对孩子的提问时,无论是否无厘头,父母都应该认真对待,不要总是敷衍孩子的问题。父母在回答孩子问题时,可以不用直接说出答案,试着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给孩子一点提示,让孩子自己动脑找出答案,这样不仅能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还能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
二、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相信我们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向孩子灌输“你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过上好生活……”可对于吃得饱穿得暖、还不理解社会竞争压力的孩子来说,这种观点,并不能长久的支撑孩子完成漫长的学业任务。
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父母激起孩子的“好奇心”、“成就感”、“互助欲”比成天灌输上述观点有效得多(好奇心请参考第一条内容)。
那么,如何让孩子有成就感、互助欲?父母可以装作不懂的样子,像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各个学科的问题都可以,比如说“这个字怎么读,教妈妈一下”,还可以让孩子帮忙家里的开支,比如说妈妈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让孩子帮忙记账。如果家里有二胎,还可以鼓励孩子给弟弟妹妹辅导功课。
当孩子感觉自己有价值,是被人需要的时候,就会激发出自己最大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变得积极且主动。
三、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13岁之前,正是孩子建立自我认知,探索自身潜能、兴趣的重要阶段。孩子可能会逐渐养成一些家长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爱好,比如说喜欢收集游戏卡牌、喜欢追星、喜欢动漫人物……这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恨不得马上把孩子的游戏卡、漫画书全扔了……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小编有一个上小学的侄子,很喜欢《三国演义》,收集了非常多关羽、刘备、曹操、孙权等武将的卡牌。有一次家庭聚会,亲戚们聊到了《三国》,侄子竟然对三国里的人物和故事如数家珍,如“刮骨疗毒”、“刮目相看”、“白衣渡江”,“单刀赴会”……让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这些小故事,都写在了那些武将卡牌上面。
这也教育了我们大人,对孩子的爱好不要简单粗暴地评论,更不能“一刀切”,而应当合理的引导。孩子的人生不应只是学习,在学习之余,我们要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机会的话,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样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就会更多,亲子关系也就会更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