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在天
来源:不懂点心理(ID:bddpsy)
很多孩子都有怕*怕黑的经历,怕*怕黑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呢?怕*怕黑的背后,真正害怕的又是什么东西呢?先说一位朋友的故事。
朋友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让她自己一个人睡,关了灯后黑漆漆的房间带来的恐怖感,她至今都记得。
所以,后来很多个夜晚她都是开着灯睡觉的。
半夜醒来时的一片漆黑,尤其让她害怕。
可是父母可能觉得浪费电,常常会在她睡着的时候又把灯关了,她醒来以后会要再打开然后才能入睡。
后来大一些了,又和妈妈一起睡觉,因为爸爸经常出差,有妈妈陪睡的时候不开灯都没问题。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开始了学校寄宿的生活,和寝室的同学们一起住,没感到害怕过,甚至都没有想到过怕。
她还记得有次还和同学讨论世界上有没有*的存在,为此还专门跑去问了老师。
此后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寄宿生活,所以也没有想到害怕。
直到大学毕业出来工作,自己开始租房,没有室友了,就又开始怕黑怕*了,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开了灯也不敢睡觉。
常常是到天亮了才能勉强睡一下,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她的睡眠质量。
直到结婚生子,她睡眠情况才好了起来。
因为晚上有老公孩子的陪伴,只是偶尔在老公出差的时候,她也会有这种害怕。
她说,只要旁边有个人就好了,哪怕是孩子她也不会那么恐惧。
所以她的孩子也变得怕黑,不敢自己睡觉,虽然孩子早就已经和他们分房睡了。
因为她常常会在丈夫出差的日子,主动的让孩子过来他们卧室睡觉。
孩子的害怕,其实是在满足她的需要。
这里就有一份关系存在。
即,只要有另外一个人在,哪怕是个孩子,她也不会害怕。
但我们都知道,如果真要发生什么危险,孩子可能也帮不了她什么。
还有的男性,和女生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故意讲*故事来吓对方,尤其当他看到旁边的女生出现害怕的时候,这样好像就能显示自己的大胆和强大。
但这也可能一种假象。
因为有的人,平时看起来胆子很大,但是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变得特别的胆小。
而一旦有人在旁边的时候,他就敢胆子大,他就会表现出大胆、不怕的状态。
因为,有一个人在旁边,成了我们不害怕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也许是两个人在一起,或者更多的人在一起,是人多力量大。
真要遇到了什么事,大家团结起来,就会更有力量一些,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还有一份潜在的力量是,我们会在这里寻求一种牵系感。
所谓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就是心中有牵挂,心中有个人,同时希望对方的心中也有我。
也就是,我们都在渴求关系,这是我们最重要的渴求。
不管我们是什么关系,只要你在,我们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关系。
那么我的渴求,就得到了满足。
但假若你不在的话,那我对关系的渴求就没有得到满足了。
就像在镜子中照不到自己一样,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好像自己没有了,失去了自己。
比如有位女生,失恋后一直哭一直哭,非常的伤心。
慢慢的从悲伤中走了出来,然而却变得胆小怯懦。
开始怕这怕那的,和别人说话也变得支支吾吾状。
人的一生会遇到无数不同的难题,表现出不同的负面情绪与心境,然而源头指向却可能是一致的——
生命最初的安全感。
从客体关系理论来说,就是没有了情感投注的对象,我们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回应就是绝境。
我们在说怕黑的时候,其实也有这种体验。
假如只有你一个人在那,那种黑就特别特别的可怕。
但是,同样的黑,旁边如果有一个人的话,哪怕是个孩子,你可能都会变得不一样。
黑没有减少,但是你对黑暗的恐惧却减少了。
绝对的黑,其实是怕一种绝对的孤独。
你看不见任何人,自己也看不见任何的存在。
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一种消失感,关系都不存在了,自己也不存在了。
我们怕黑,怕的是没有回应。
孩子对黑暗的恐惧,也许是担心没有了父母的回应。
怕*,则有另外一种特殊性。
网上有这么个段子:
每天关灯上床睡觉前,如果你怕*的话,就朝空气喊一句“麻烦关一下灯好吗?”
如果灯没关,就证明没有*;
如果灯关了……那么,这么有礼貌的*,你还怕它干什么呢?
我们怕*,但是“*”也和我们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我们从这个段子可以看到,我们之所以怕*,是怕*来攻击自己。
但是如果它不来攻击,似乎也不用害怕了。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类似《人*情未了》的电影,艺术往往把我们潜意识的需求深刻的表达了出来,我们都在渴求关系,哪怕是人和“*”的殊途。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
“孩子仰望妈妈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对自己也不了解。
他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妈妈的脸,孩子通过妈妈的回应来判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婴儿而言,若妈妈在,而且能够看到他、回应他,这时就构建了好孩子与好妈妈的关系。
倘若妈妈不在,或者是人在而心不在,婴儿就会陷入孤独绝望之中。
绝境之下,我们就会启动心理防御机制,于是婴儿就想象了一个关系。
“*”是婴儿想象出来的一个对象,用来构建关系。
婴儿孤独时的怕*,其实是在创造出“你”来陪伴“我”。
因为有主体,就必须得有客体。
这样,孤独害怕的情感,就终于有一个可以投注的对象了。
对一个婴儿来讲,尤其是越小的婴儿,最重要的是他和妈妈的关系,和照料者的关系。
精神分析学家克莱茵认为,婴儿的世界是分裂的。尤其是对三个月大的婴儿来说,他们没有能力去处理妈妈的好与坏是并存的,克莱茵将此称为婴儿的偏执分裂期。孩子会启动分裂的防御机制,他会想象有个好妈妈,还有个坏妈妈。那个总是照顾我、亲近我的就是好妈妈;那个当我饿了,当我有需求也不来满足我、不来管我,甚至有时候还会攻击我的这个人是坏妈妈。因为孩子要从妈妈的脸上看到自己,如果妈妈是坏妈妈,那么我也不是个好小孩。所以,我对“*”愤怒,是“*”来攻击我,不是妈妈没照顾我。我对*很愤怒,我就不需要对真实的妈妈愤怒。这样一来,就使得世界一分为二。既保护了他和妈妈之间真实的抚养关系,又把这些不好的、愤怒的情感体验,以及坏妈妈的部分,都投射给了虚幻的“*”。有位读者说留言说,想起小时候和妈妈睡在一张床的时候,她有时候还会幻想,要是妈妈变成了*,会怎么样。她从小就特别特别怕*的那种。她说妈妈特别情绪化,经常容易大发雷霆。她已经忘了是几岁的事情,只是记得自己还很小的时候,有次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哭了很久,直到邻居把他们家的门给踹开了,她才得到照顾。这就是很真实的情感记忆,这样的成长经历会让她产生很强烈的恐惧。同时孩子也会对照顾不周的父母进行理想化,就是孩子难以接受自照料者“坏”的部分比较多的事实。如此说来,“*”其实是个临时演员,只是在没人的时候,来我们的内心戏里客串一下的。“黑"不过是个剧组道具,丰富了我们内心戏的场景。还有位怕*的网友说,小时候很爱哭,妈妈听着哭声很烦就不管他,还说等他哭够了就不哭了。包括我们常常听到的哭声免疫法、睡眠训练法;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对孩子说关门外;还有的幼儿园老师惩罚孩子关厕所或小黑屋等等。这样的成长环境,都有可能会让你的孩子变得怕黑怕*。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讲了这么个故事:一个3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作者-
吴在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著有《把生命活给自己看》《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本文来源:不懂点心理(ID:bddpsy)。原文标题为《怕黑怕*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小十点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长按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