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1/27 7:06:00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自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书籍还是非常少,能读得起书的只能是非常少的有钱人。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就越来越多,为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有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种,最先发明的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时发明的,它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是在中国的印章、墨拓石碑的基础上发明的。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把写好字的薄纸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需要两把刷子,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然后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再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这样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雕版印刷术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年印刷的《金刚经》,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中国的精美文物怎么会收藏在英国博物馆,这要讲一讲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地,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北魏、西魏和北周时期,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就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更是兴盛。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对已被遗弃许久的部分洞窟进行清扫。当他在为第16窟(现编号)清除淤沙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发现了一个长宽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窟室内有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然后王道士就向多方求助保管这些文物,但是可悲的是不仅没有等来保护,反倒是强盗们听说敦煌有经书的消息后来了。年,英国人斯坦因循着线索来到莫高窟,次年,法国人伯希和进入藏经洞。这样莫高窟的大量经书文物被他们连哄带骗地以极低的价格卷走,并且美国、日本和俄国的考察队也闻风而至……四万多件藏经洞遗书,大量精美的塑像,甚至连墙上的壁画都被这些所谓的探险家割下来打包装箱,大摇大摆地用马车拉走。对于莫高窟,这无疑是一次惨不忍睹的掠夺,而对于当时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这不过是无数掠夺中最为平静、也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就是《金刚经》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原因。说起来都是泪啊!不讲敦煌了,我们继续讲印刷术。雕版印刷经过唐朝、五代几百年的发展,技术已日趋成熟,进入宋代后,由于宋代以文治国,几代帝王都重视文化建设,印刷业大兴,揭开了印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宋版书流传至今者已为数不多。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之称。因为宋版书不仅年代久远。而且校勘精细。刻印精良,纸墨上乘。这都表现了当时高超的印刷技艺。雕版印刷一开始只有单色印刷,后来发明了“单版复色印刷法”,用这种方法,宋代曾印过“会子”(当时发行的纸币)。元朝时又出现了“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朝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年间(年-年)中国的毕昇(年—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毕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比如《大藏经》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活字印刷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毕昇发明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毕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年后,受中国印刷术影响,年左右,德国的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迅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十六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澳洲。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知识的推广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是有很多韩国人声称活字印刷术是韩国人发明的。原因是韩国的一本古籍《直指》在年用活字印刷的,在上世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对于韩国的这种无稽之谈,中国学者对毕昇活字印刷术进行“复活”。21世纪初不断出土了比韩国《直指》要早得多的印刷本,比如宁夏贺兰山山嘴沟石窟里发现的西夏(-)文献甚至详细记录了参与印刷各个工序的人员名单。这一系列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