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没有科学。”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肯定会说:“怎么可能?!我们不是四大发明么?”如果更为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还会举出各种反例:“我们不是有张衡的地动仪吗?不是有祖冲之的圆周率吗?不是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么?……”
是的,还可以举出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以及他们做出的伟大贡献。
但是,这些都跟科学无关。
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科学?答案是只有古代希腊有科学。希腊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科学。
这是怎么回事?答案就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的全新力作《科学的故事》一书中。
《科学的故事》年6月果麦文化出品
《科学的故事》是一本以权威学术为背景,且通俗易懂的科学精神启蒙书。从亚里士多德到柏拉图,通过故事解析希腊城邦文明孕育出科学的奥秘,帮助大家理解科学,认识科学。
关于吴国盛教授
先来介绍一下吴国盛教授。提到他,很多人都会用“天才”来形容他,年仅15岁便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33岁便被破格评为中国社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此后,吴教授把精力更多投注在教学上,培养出数十个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年9月,他告别北大,调到清华,主持创建科学史系。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学史专家。很多读者想必读过他的代表作《科学的历程》。
这本书近一百万字,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包罗万象、内容精要而资料详实,从宇宙起源一直讲到生物技术时代。自出版后,深受读者喜欢。
不过现在这个时代是个生活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专门读这样的鸿篇巨制,所以吴教授决定重写一些篇幅短小的科学史。《科学的故事》便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古代中国有技术,但没有科学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疑问:为什么说古代中国没有科学?举例提到的那些人难道不是伟大的科学家吗?
吴教授给出了答案:古代中国有技术,但没有科学。不仅古代中国没有,古埃及、两河流域、罗马帝国、蒙古帝国都没有。它唯独诞生于希腊。
我们经常说“科学技术”,吴教授提醒我们:“科学”和“技术”不是一码事。
我们特别常见的观念上的误解有两个:
“科技不分,以技代科,这是对科学产生的最常见的误解。比如现代汉语里,我们一说科学很容易说成科技,一说科技想的就是技术,这表明整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实际就是我们脑子里有技术没有科学。”
吴教授在《科学的故事》结语里写道:“科学不等于技术。所有的人类族群都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技术,但科学只出现在古代希腊城邦时期。科学也不等于知识。所有古老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分子阶层,但科学只出现在古代希腊城邦时期。如果不是希腊科学向外传播的话,也看不出其他地区有自发产生科学的迹象。”
这个时候,有人会忍不住问到:“你说了那么多,那究竟什么是科学呢?”
吴教授认为就科学与技术的相区别而言,科学是探求原因的普遍知识。就科学与一般知识相区别而言,它是探求事物“自身”的知识,而不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实用”知识。
在理解“科学”方面,吴教授认为我们中国人有强烈的“应用”倾向,“这当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
中国文化务实,强调‘学以致用’,对学术一向抱有明确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态度,从不认为学术、学问、知识有独立不依的价值,读书的价值尽在‘黄金屋’和‘颜如玉’,尽在‘敲门砖’和‘进身之阶’。
以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为例,它就是一本应用问题集,搜集了个与生产、生活实践相关联的应用问题。
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这种文化传统反映在对科学的理解方面,就是强调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是人类为了物质生存的需要必定自发从事的一项活动。离开了应用,离开了国计民生,我们就根本无法理解‘科学’是怎么回事。”
其实前面提到的四大发明也好,地动仪也好,都是技术,都有明确的实用目的。而真正的科学是“无用”的。承认事物有“自己”,是科学诞生的前提,而承认事物有其“自身”就是“自然的发现”。“发现”或“发明”自然,是希腊人对人类的独特贡献,也是科学的先决条件。
追究事物“自身”的科学,即“自由”的科学。
古希腊科学的诞生
为什么只有希腊城邦时代才出现科学呢?
亚里士多德已经有明确的答案:
一是因为希腊自由民“有闲”,只有摆脱了生存困扰的希腊城邦自由民才有可能去发展关于事物“自身”的纯粹知识,而不顾及它的实用性。
二是因为希腊民族有天生的、未曾泯灭的好奇心,能够专注于事物自身,并且以发现事物自身的逻辑为乐事。
简单说来,因为希腊人是自由的民族,只有自由的民族才有可能发展“自由的”科学。
爱因斯坦提出自由学术的三个条件:一是摆脱生存的压力,获得生存自由;二是可以随意发表意见,有言论自由;三是对世界事物有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有心灵自由。
这三大自由和亚里士多德的两大自由一脉相承,揭示了为何只有希腊城邦文明才孕育出科学的奥秘:只有自由的人民才会追求自由的科学。
而自由的科学又有两个特征:一是高调强调自己的无用特征;二是以“内在”推演为知识的构成方式。
以这个标准来看,从来讲究实用性的古代中国的确是没有科学的。
但并不是说古代中国我们提到的那些伟大人物和他们的贡献不重要,只是说这些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就好比是“科学”是李子树,而古代中国文明是苹果树。我们不能把李子树的标准套在苹果树上面。
可以说,“科学”并不是人类文明中的普遍现象,而是极为偶然稀罕的事情。它也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意见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那科学究竟是怎么从古希腊诞生的?又是怎样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那就请翻开《科学的故事》这本书吧。
等你看完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四个最重要的科学贡献者(群体)对于“科学”的各种非常有意思的探索,很可能会拍拍心口:“原来科学的诞生,这么有意思!这么曲折!当然,也这么偶然!差一点儿,就没有科学了!那这样的话,人类发展到现在,会完全是另外一番样景象。”
推荐阅读
《科学的故事》
作者:吴国盛
点击“阅读原文”,带走这本好书
赠书福利
▼
转发本条到朋友圈
截图发送到手边文艺后台
我们会挑选3位小伙伴
送《科学的故事》1本
截止时间:7月10日零点
你可能还想看
日本国民作家渡边淳一重磅小说《众神的晚霞》首度引进
你会做人吗?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新浪微博
手边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