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同时,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李克强总理曾反复强调,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11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他再次提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体现了教育公平,也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
这意味着,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策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会成为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
意义如此重大,路线图的明确就显得尤为迫切。《通知》中,明确了哪些总体要求?具体实施方式是什么?钱如何花?哪些人将因此受益?
总体要求是什么1、坚持完善机制,城乡一体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新形势,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策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2、坚持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整合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统筹解决城市义务教育相关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坚持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与学生流动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增强学生就读学校的可选择性。
4、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区分东中西部、农村和城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步骤,通过两年时间逐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情况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主要内容有哪些
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统称“两免一补”)。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含出版发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亏损补贴),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贫困面由各省(区、市)重新确认并报财*部、教育部核定。
中央统一确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策的县(市、区)为8∶2,中部其他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所需资金,按照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分担比例执行。现有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高于基准定额的,要确保水平不降低,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中央适时对基准定额进行调整。
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对东部农村地区,中央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奖励。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由地方建立,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
中央继续对中西部地区及东部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人民*府加大对本行*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县级人民*府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育部门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加大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同时,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策实施要分几步走1、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策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统称“两免一补”)。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含出版发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亏损补贴),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贫困面由各省(区、市)重新确认并报财*部、教育部核定。
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策的同时,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中央财*适时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
高校、军队、农垦、林场林区等所属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与所在地区同步完善,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人民*府要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省以下各级*府间的经费分担办法,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本行*区域内困难地区的支持。各省(区、市)要将实施方案、省以下资金分担比例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贫困面,于年3月底前报财*部、教育部。县级人民*府要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
各地要结合人口流动的规律、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完善教育布局,将民办学校纳入本地区教育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加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管理。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城乡教师和校长交流机制,健全义务教育治理体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
各级人民*府要按照经费分担责任足额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县级人民*府要加强县域内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保障规模较小学校正常运转;加强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将绩效预算贯穿经费使用管理全过程,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各级人民*府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级财*、教育、价格、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使用管理、学校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义务教育基础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学籍信息、学校基本情况、教师信息等数据真实准确。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和*府的惠民*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这五类人群将受益
新制度实施以后,不管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不管是本地学生还是随迁子女,不管在公办学校读书还是在民办学校读书都享受同样的*策。最直接的受益者主要是这么几个群体:
第一类学生是从农村到城市读书的学生,也就是通常说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数在万左右,这些学生直接就受益了。这个直接,就是比发教育券还要直接,人到哪里,钱就到哪里。
第二类学生是寄宿制学生。这次改革后,寄宿制学生的保障水平会明显提高,这个学生群体大数在万以上。
第三类学生是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跟在公办学校享受同样的公共财*支持,这个学生群体大数万左右。
第四类学生是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村小教学点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保障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受益学生在万左右。
第五类学生是特殊教育的学生,不论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是在特教学校读书,保障程度都会大幅提高。
来源:中国*府网(ID:zhengfu)、微言教育(ID:jybxwb)
本文编辑:张宁
教育公平,是未来的希望~↓↓↓欢迎分享和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