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遇到科学,中国人的“创新”其实从一万年前就开始了。
相信每个孩子都了解咱们中国的一些发展史,也都为自己来自“四大发明”古国而感到自豪。但你知道吗?
“四?发明”仅仅是中国古代科技创新的冰???,让你惊掉下巴的中国“创新”其实从一万年前就开始了:前,我们的祖先就驯化了野生水稻;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种植粟米(小米);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树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胖虫子——蚕;春秋时期,中国就领先于世界开启了改变历史的“铁器时代”;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利用自然地势修建的水利工程不但滋养了川府沃野,而且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发挥水利作用;
一千多年前,人们没有吊车,没有用一根铁钉、铁铆就平地修建起一座70米的“摩天大楼”,千年间经历了40次地震、多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狂风雷电,始终屹立不倒;
多年前的一天,有一个叫郑和的航海家,带着人的队伍,多艘海船,从南京出发,远航太平洋、印度洋,开启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丽一页。
想知道我们的祖先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奇思妙想“吗?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一套国内原创的,全球首套讲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科普型知识绘本——《奇思妙想一万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绘本》。
这套书一共包括4册,分别是《科学与发现》《技术与发明》《工程与创造》《科学的礼物》。
整套书通过三大板块、24个主题、40多项科技发明和创造,编织出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帮助孩子掌握历史的脉络、科学的核心!
40项科技发明与创造,近幅精美插图
价格超给力,原价元,团价89元
推荐给6岁以上的孩子
??????
详细介绍
推荐理由:
1、唯一。根据中科院研究成果编绘、国内首部面向儿童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绘本。
2、系统。编排体系清晰独特,4步讲清中华文明的主线。
3、丰富。对标中小学课本教材,11门学科知识轻松get。
4、细节。图画设计融入了很多的内容细节,值得细细观察。
01
根据中科院研究成果编绘
国内首部面向儿童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绘本
这套书是第一套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为主题的知识绘本。书中所遴选出的每一项科技、发明、创造,都由一个最最权威的团队出品。这个权威团队就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年,他们专门成立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邀请各领域专家,梳理众多科技史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耗费数年时间,只为做一件事,那就是——告诉世界,中国人究竟做出了哪些独创的科技成就。这个“超级团队”的研究成果,正是这套科普绘本的核心内容和强力支撑。这也是对中国古代伟大科技的一次认定和普及的科普作品,相当有意义!
将如此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转变成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绘本,除了“超级团队”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其他各领域顶尖专家大咖的监督和帮助,这是一些闪亮的名字:
虽然是给孩子看的绘本,但是书从最初策划到最终成型,创作团队耗费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突破了重重困难才打造出来,着实不易。
1、首先是前所未有的创作难度。
这套书是第一次给孩子讲清我们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许多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在文献中往往只是文字记载。要将其内容知识延展,并加以绘本化,不仅要理清楚逻辑关系,而且还需要查阅大量资料。
就以其中的“粟和稻作”一章为例。它的知识逻辑关系是“粟和稻的诞生”—“粟和稻催生出农业”—“以粟和稻为代表的不同农业体系”—“粟和稻蕴含的科学原理”。
为了使原本高度凝练的研究成果变得适合孩子阅读又不失精准,制作团队在细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丰富表达。从目录分类,到每一个知识点的确定,都不敢丝毫懈怠。
(部分参考书籍)
比如,粟和稻出现的时间:
粟和稻的由来:
以粟作为代表的北方耕作和以稻为代表的南方耕作:
粟和稻从“野草”变粮食的科学原理解释:
2、整个审校过程也是非常严谨和细致。
在审校过程中,既有相关专家对专业知识的审读,也有出版社老师对于文中内容的精心审校。他们都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提出了更为专业和精准的意见。这些一部分手写的审读意见。
3、还有画稿的精细打磨。
全套书大大小小的图画有多幅。从最初的画风,到最终的画风,几度更换才确定。每一张的图画,从确定构图,到手绘画稿构成,到线稿,再到上色,做成版式,最后审校。只要有一些差错,就会废弃重新画。
(线稿)
(从线稿到成品)
02
编排体系清晰独特
4步讲清中华文明的主线
《奇思妙想一万年》涵盖了40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这40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是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上,根据重要性、广谱性和可表现性进行了再次的优选。
它清晰独特的系统体现在两方面:特别设计的分册,严密的内容编排。
先看套装的分册
这套书一共有4本,《科学与发现》《技术与发明》《工程与创造》以及《科学的礼物》。
前三册是奇思妙想部分,每册8个板块,总计24个大主题,把最具代表性的40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绘本形式,精讲每项发明创造背后的历史故事、科学原理以及对当时和对近现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这个是三册的总目录。
而《科学的礼物》,这册书既是前面三册书的导读,又是对前面三册书内容的延伸和知识的扩充,主旨再用更为有趣的方式对前三册书的每一个章节进行趣味的解读。所以全套书是形式统一的,每一项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都分为“奇思妙想”和“科学的礼物”两个部分。
因此,这套书是这样分类的:
奇思妙想部分主要介绍科技发明创造的本身以及其原理;
科学的礼物部分主要是进行深度解读和知识的延伸。
内容的编排
1、内容的组织
每个内容都是分4步讲清:从一个点引入→展开细节→引导思考→发现答案。
这样的潜移默化的阅读方式,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能让孩子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比如,关于“粟和稻作”这一章,奇思妙想的部分主要针对粟作和稻作这两项伟大的科学技术进行讲解。
而“粟和稻作”科学的礼物部分,则是进行知识的延展。从“吃”的角度讲解以“粟和稻作”为标志的农业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同时又从生物学的角度,简单明了的讲解了为什么“野草”可以变成粟和稻。
2、图片和文字的编排
另外,每一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在“奇思妙想”中也都分成两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主要以大场景图的形式进行概念的建立。
2、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该科技发明创造的历史、原理、结构、工艺流程、产生的意义、代表性事物等。
比如,印刷术的第一页,用一个大的场景构图,体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页则是以小图配文的形式,讲述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清晰明了。
严密的逻辑性
除了细致的编排,这套书不管是分册还是具体内容的逻辑性相当严密。三册绘本的顺序就很有讲究,而且从宏观的角度和高度上去看,它其实用非常严谨的逻辑给孩子回答了一个问题:
是什么,让中国创造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
比如第一册《科学与发现》这本第一章从“粟和稻作”开讲,因为文明的最开端是从最基本的需求“吃”开始的,吃不饱饭,天天饿着肚子,自然什么都难做成。于是,先人们学会了种植粟和水稻,从而形成了农业。人们开始安定下来,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规律性。为了掌握和指导农业生产,先人们根据天象变化和自然变换的规律,发明了历法,二十四节气等。第一册第三章就讲“阴阳合历”。
接下来,人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自然就离不开生产工具。一开始,人们利用木头、石头制作的工具进行劳作。但这些工具效率比较低下。于是,人们学会了使用青铜,用青铜制作工具,大大推动了文明的进程。所以第二册《技术与发明》的开篇就是“青铜铸造”。
接着,人们学会了炼铁技术,制作铁器,使劳作工具更加的坚硬耐用。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第二册第二章即为“生铁冶炼”。
当这些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不断发展,这就为古代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所以套装第三册开始讲中国古代重要的八项工程成就。比如人们发现有的地方用水而无水,有的地方不用而多水,于是开渠导水,发展水利,进行农业灌溉。出现了一大批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中国水利工程。
同时,由于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方都是*治中心,而南方是粮食主产区。为了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又开凿了大运河。
经过这样的阅读思考后,你就会发现,每一项科技发明创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有联系紧密联系的。它们的不断出现,推动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前进;同时,中华文明的不断前进,又促进了科技发明创造的不断出现。
把这些古代的科技发明创造的因果关系理解清楚,孩子就能很清晰的编织出一条中华文明发展的主线。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