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邮史(—)》付梓,这是集邮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敬献的一份厚礼。
集邮源于邮票,邮票源于邮*。没有邮*事业的发展,就没有集邮事业的进步。反之,集邮事业的进步,也促进了邮*事业的发展。年初,经当时的邮电部、外交部联名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同年8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是我国集邮队伍有领导、有组织、大发展的发端。当年,参加中国集邮组织成立活动的时任FIP主席德沃拉齐克先生,曾对集邮有过一个全面阐释。他说:“集邮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而且是人类、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集邮寻找、收集、保存各种集邮资料,如邮票、邮*用品、实寄封、邮戳以及其他人类之间联系的集邮用品,集邮本身已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的一部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之后,全面开展群众性的集邮文化活动,在学术、宣传、邮展、青少年、老年集邮等各个领域,在融入社会文化、收藏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集邮文化凸显了宣传和教育功能,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实现了精神娱乐的普及,进行了增进友谊的交流,也记录了集邮的历史进程。
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组织、编写了《中国集邮史》年版,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此后20多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集邮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集邮界贯彻、坚持文化自信,先后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回展览、“弘扬长征*同筑中国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青少年集邮教育实践活动、“驿路·丝路·复兴路——行走新丝路喜迎十九大”全国集邮巡回展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宣传国家战略的大型集邮文化活动,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新时期、新时代集邮事业的长足发展,应当也有必要写入中国集邮史程之中。于是,在年5月,我们组织全国各地集邮专家成立了编撰组,启动了《中国集邮史(—)》编纂工作。
在修订《中国集邮史》年版的基础上,遵循“突出新撰、还原历史、客观真实、史论结合、以事带人、以干带枝、拉通方式”等修撰原则,重新撰写了这本记录中国集邮历程的史书。全体编撰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精心写作、不留缺憾、精炼提升的创作态度,经过一年多的修撰打磨,数易其稿。特别是在接近完稿时,撰写组还组织专家专题对全稿框架进行认真梳理。
纵向方面,编修版把中国集邮的多项典型特征提炼出来,按照“组织、活动、交流、邮展、学术、宣传、市场”等七大脉络进行了信息整合、价值认定、叙述把控,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同时,这部史书还注重了对全书框架的调整,按每10年左右断为一章,保持脉络的贯通与衔接。
横向方面,编修版重点把新增部分的撰写与原有内容的增补与修订衔接起来,共同以至年这个大时间跨度,书写新世纪、新时代中国集邮的新辉煌。
《中国集邮史(—)》是全体编撰者齐心协力、精益求精、攻坚克难、心智合一的一部力作,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特别是表现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一部鸿篇巨著。
《中国集邮史(—)》的出版,是中国集邮界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以史鉴今,是我们这一代集邮人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职责。我们既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记录者。我们相信,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撰的《中国集邮史(—)》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史书,它的出版将对中国集邮走向未来、对中国集邮的大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新时期,新时代,中国集邮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中国集邮文化自信,更加主动地将集邮文化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中,为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邮*报作者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