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很少带有德国或者美国技术?
首先,发动机,国产技术最好的奇瑞,发动机基本是欧洲技术路线,比如小排量发动机,基本是从欧洲福特的1.6升发动机衍生而来,技术改进也主要是欧洲的设计公司。
奇瑞的手动变速箱,跟大众的变速箱也有渊源。风云、旗云基本技术三代捷达仿制车身加仿制的福特发动机。
老红旗、老上海、老越野车,基本都是模仿欧美的,两千年左右的一汽新红旗也是奥迪车身加克莱斯勒发动机,后来也用了大众的动力总成。
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原因,西方把中国视为利益对立的竞争对手,中国实行技术封锁是西方国家遏止中国的手段,目的在于阻止中国的崛起,以减少一个能威胁他们的竞争对手。
而此时日系车企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三菱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几乎是唯一提供发动机的供应商。所以几乎大厂小厂都是用丰田的底子加三菱的动力搞个车出来就卖,开发速度快。马自达、大发,不愿意承担中国市场风险,向中国车企转让了一些整车技术,一次性地赚到了技术钱!
相对于欧美车系而言,日系车的结构更为简单,在国产车初期当然是选择更容易模仿的对象下手会做的更快!上世纪八十年代,仪征汽车厂仿制丰田陆地巡洋舰,制造了黎明牌硬顶越野车,日车技术简单、工艺要求低,易于制造,这对技术起点低,比如吉利、比亚迪等,确实是更好的模仿对象。
客观上讲,日系车企是对中国车市理解最深刻的企业,这一点需要自主车企深思!
向日企学习技术(市场调研,技术预研),向欧美企业学习商业规则(如何缔结联盟避免恶性竞争,如何协调劳资关系,如何进行商务保护),是中国企业做强做大的基本路径之一。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在制造技术上的差距造成的,三大的核心技术没有彻底被掌握,所以就只能使用国外的了。当然,也是我们国内车企需要去积累的,人家用了几十上百年积累的,我们怎么也不可能几年就赶上。相信不远将来,我们自主车企会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