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大学》第5章:简单到司空见惯的修心法。
关于睡眠,我国古代的先贤们提出了:睡眠先睡心再睡身的理论,说明了调心态是解决失眠的密码,调心态有没有简单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老师,我也知道我的失眠主要是心理问题,可是该如何调节心态呢?网上搜索的那些文章,什么调心态方法,都是很难执行的,难道是我坚持不了吗?”
以上是一个失眠者的描述,反映了当今心理市场的普遍难题,那就是调心修心无法量化,变成了高大上的某某疗法,某某流派,求助者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无非是听一些枯燥的理论,离开咨询室后却无从下手,作为一名东方文化的爱好者,我从国学经典《大学》里,找到了调心的简单方法。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亲后知至,知至亲后意诚,意诚亲后心正,心正亲后身修,身修亲后家齐,家齐亲后国治,国治亲后天下平”
这段话不难理解,但是真的要能够以此作为奉行的标准,需要换思路来理解,我先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判定是一个人是心态好的?
比如一个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容易烦躁,容易和人发生冲突,我们就说他心态不好;而另一个人,他遇事比较平静,能与人和平共处,我们就说他心态很好;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心态好坏,是基于他平时的言行举止的,因为外在的表现就是其内心的写照。
同理我们调心也可以通过修正言行举止入手,以前遇事浮躁的人,现在控制了情绪,不浮躁了,别人就觉得他的心态变好了,所以调心修心的核心就是修行: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大学》中这段话的核心就是“格物”,格物就是行动与实践的意思。
行动就能调心,就这么简单,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
一个人的心比较浮躁,做事没有耐心,想要什么如果不能立马得到,就会大发雷霆,此时的他该如何调节?很多心理学家会建议从延迟满足、调控情绪等方面入手,这并非有错,但这做起来很难,若从实践入手,就会容易很多。
剩余54%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