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应该是宋朝最有意思的人,他是大诗人、大画家,是制造“东坡肉”的美食家、酿酒师,是“瑜伽达人”,还是水利工程师,甚至还会造房屋做建筑师。
这世上还有什么是苏轼不会的呢?如果有,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机会练手。比如修湖造堤这种水利活儿,一开始苏轼也不会呀,但来了杭州之后,他就会了。
难道是杭州有水利学校?当然不是,杭州不但没有这种学校,连懂水利的人只怕都没有。这一年,苏轼来到杭州一看:杭州人穷得可怕,丰年都吃不饱;杭州城市脏乱得很,西湖都快被水草淹没了。
要是苏大人20年才来,这世上很可能就不会再有杭州西湖了。幸好他来的时候,西湖还能救。
身为杭州的父母官,苏轼马上把“拯救西湖”的行动提上了日程。
此时西湖无人打理,湖底积了大量淤泥,水草到处都是,几乎变成一潭死水。
苏轼无师自通,开始了“水利工程师”的生涯。他让人清理湖面上的乱杂的植物,然后开始挖出水下的淤泥。这淤泥不知道积了多少年,一挖竟挖出了很多,找不到地方放了。但是,一个绝妙的点子也就这样诞生了。大家干脆用这堆淤泥建起一条长堤,从西湖南连到了西湖北,长堤上还造了六座桥,这样湖水能流通了。
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废物利用”的“苏堤”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还变成了诗意的所在。人们在堤岸边种起了柳树,种起了桃花。春天来临之时,微风轻拂,柳条随风摇曳,桃花灿灿,全都倒映在轻摇的西湖水中,诗人们来到这里,怎能不诗兴大发呢?
与此同时,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苏轼还是个造景艺术师,他顺手就又造出了一个“人民币图案”——三潭映月。原来他怕人们在湖里乱种植物,便在西湖的中心地带建了三座小石塔,规定三塔范围内必须保持干净。石塔还有个用处,就是方便观察水面高度。后来三座石塔毁坏了,人们又重新建了三塔,结果这个风景被印在了一元人民币背后,是不是很神奇?
把西湖从一潭死水修成了诗意中心之后,苏轼很高兴,总是约着朋友泛舟湖上,喝点小酒,写点小诗。这个湖好像从丑女变成了西施,怎么看怎么好看。浓妆时娇艳,淡妆时神秘,绝代美人的风姿就是这样呀。
苏轼当水利工程师上了瘾,后来他去了颍州,那里有个西湖,他又是修水闸又是修堤,又把它整容成了“西施”。
三年之后,他当官不顺,被赶到了惠州。奇的是,这里还是有个失修的西湖。苏轼不能忍,又要开始给它整容了。可是这个时候官府不够钱,工程面临烂尾的风险。那可怎么办?筹款呀!作为实干家,苏轼马上把皇帝赏赐的金犀带变卖了,还大胆地写信给弟媳,要她把太后赏赐的金银贡献出来,弟媳还真的答应了。惠州西湖多了两座桥和一条苏堤,据说它竣工的时候,惠州万人空巷,都跑来庆贺了。
这三个“西施”都是苏轼的心血结晶。惠州西湖很美,颍州西湖也不差,不过在人间天堂杭州那里的西湖,一直是“三美”中的大美,获得了苏轼无数美妙诗词的点赞。
小学必学古诗词《舟夜书所见》看趣味故事学古诗小学必学古诗词《二十四节气歌》看趣味故事学古诗小学必学古诗词《悯农》看趣味故事学古诗小学必学古诗词《绝句》看趣味故事学古诗小学必学古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看趣味故事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