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花甲老人杨泉曾:“国礼”画家的艺术人生
身穿普通白棉布T恤、深色裤子,面容纯朴,不善表达,虽已是60多岁的人了,但见到生人时脸上还有些许羞赧神情……这是杨泉曾留给的第一印象。
在河北省文安县大围河乡小围河村村委会的南部角落里,在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摆满笔墨纸砚的长案子,两把椅子,一个书橱,这就是杨泉曾的“画室”。在这里,这位“国礼”画家向讲述了他在作画路上的点点滴滴。
继承家学苦练画技
杨泉曾学画源于家学,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
1952年,杨泉曾出生在河北省文安县大围河乡小围河村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杨煜和父亲杨沛吉,都是十里八村小有名气的画家,画风厚重严谨。
受家庭氛围熏陶,杨泉曾从小对国画兴趣浓厚,五岁就和父亲学画。七岁时,花鸟鱼虫已经画得不错。有时老师、同学、街坊邻里见到他时,总会让他画一只麻雀、一条小鱼什么的,每到这时,杨泉曾就会拿一根树枝或一块石子在有土的地方画给大家看,最后杨泉曾也总能赢得一片赞扬声。
父亲对杨泉曾要求极严。每逢杨泉曾画作得到好评,兴高采烈跑回家告诉父亲时,父亲总是对他说一句相同的话:“你差得还远呢!”正是这句语让杨泉曾能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
为了让杨泉曾开阔眼界,父亲经常带他拜会京津冀书画界的老前辈。这些书画名家见杨泉曾勤学聪颖,总是悉心指导。有时候还拿出收藏多年的画卷,一边品评一边教诲。前辈的指导加上自己的努力,杨泉曾的画技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病榻上坚持作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杨泉曾醉心绘画时,一场不幸降临到他身上。
1970年春天,杨泉曾忽然感觉腿部疼痛难忍,坐久了站起来时几乎走不了路。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杨泉曾去文安县医院就医。经诊断,他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医院无法医治,这对18岁的杨泉曾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回到家,杨泉曾只得终日躺在床上。家境贫寒杨泉曾买不起昂贵的特效药,只能吃最便宜的激素药来缓解病痛。
虽然人动不了,但杨泉曾的脑子没闲着。他想着以往的读书求学的日子,这些看似平淡普通的日子,回忆起来是那样的弥足珍贵。想到自己的画和那些喜欢自己作品的父老乡亲、老师同学,杨泉曾不甘心:自己腿不行了,不是还有手吗?有手就可以画画啊!
就这样,杨泉曾又拿起了画笔。天气晴朗腿疾稍有好转的时候,他还让家人扶着坐到胡同口,观察过往行人,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揣摩他们的形体风韵,回到床上再琢磨着把这些画出来。“后来画人物画的基本功,都是那时候积累来的。”杨泉曾说。
名师指点确定方向
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绘画可以医病,杨泉曾的腿疾竟渐渐好转起来,有时甚至能够走一段路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恩师王敬如。
王敬如是文安籍书画名家,擅长工笔花鸟。1973年,因文革动荡,时年68岁的王敬如被遣送到小围河村参加劳动改造。
来到村里不久,王敬如就听到了张泉曾苦练学画的事迹,心里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但是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老先生便私下托人带话给杨泉曾,希望见一见他。
杨泉曾早就听说王敬如是书画大家,仰慕已久,得到家人支持后,便拜王敬如为师。此后,五年如一日,杨泉曾每晚都会溜到王敬如的住处,接受两个小时的悉心教导。
在王敬如的指导下,杨泉曾主攻工笔花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确定了方向,在视野与画法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后又经田世光、王雪涛两位花鸟名家的指导,工笔造诣又有提高。
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外宾
1978年,为了生计,杨泉曾辞去了村里小学教员的职务,经一位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朋友介绍,来到内蒙古乌兰牧骑歌舞团画布景。后来,他又辗转到北京,在丰台区外贸局负责画扇面。
巷深但酒香,随着杨泉曾的画技逐步成熟,他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内外画展大奖。
1996年4月21日,杨泉曾参加全国艺术大奖赛,他的《鳜鱼图》荣获银奖。这幅画后来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2000年,经人举荐,他的《雄鹰图》被收入钓鱼台国宾馆候选国礼。当时他百般推辞,总觉得一个普通农民画家被选入的机会太渺茫,所以不如不去。
当时国宾馆布置了三个展厅供选,因为他名不见经传,所以他的画被放在了最后一个展厅的角落里,想不到这幅画竟成了唯一被选中的一张,被当时的全国*协主席李瑞环作为国礼送给了时任俄罗斯美协主席的西德罗夫。
2011年,他的《紫藤双燕图》又被全国*协收藏。
希望画出自己的风格
说到自己获得的众多荣誉时,杨泉曾语气和缓,面色从容,仿佛那些只是过眼云烟。
经过多年沉淀积累,杨泉曾在书画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今,他已有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高级书画协会会员、国务国宾礼品特供艺术家等多个头衔。
但是,他对自己现在的绘画水平仍不满意,他希望自己能够博采众家之长,画出自己的风格,有朝一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国礼”画家热心公益
谈到荣誉,杨泉曾很从容,但谈起公益,杨泉曾的眼睛却发出了光。他翻箱倒柜找了很多东西出来,这些是他为汶川、玉树、舟曲等灾区捐画和一些慈善拍卖会的荣誉证书。
翻阅了一下,这些证书的发证机关各不相同,有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中国农民艺术家协会广东秘书处、惠州市永安助学慈善会……
多年来,只要有人因公益向杨泉曾求画,他总是义不容辞。对此,杨泉曾觉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同胞受难,每个中国人都应伸出援助之手。杨泉曾还表示:“身上背负的荣誉越多,责任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