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未嫁女,暮称未亡人。"
未及嫁人,未婚夫已战死沙场。景之伤,情之悲,算得上旧社会女人最悲催的故事,比小时候听的戏《小寡妇上坟》还惨。
"未亡人",就是俗称的"半边人",指寡妇,旧称死了丈夫的女人。老话说男人四十要"多离少靠半边人"。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故事,又能给今天的我们什么警示?
"半边人"背后的含义
"半边人"最初应该来自方言,后来演变成民间俗称。小时看过很多乡土小说,小编就是从那时知道,"半边人"原来指寡妇。
"我是个半边人,我身无所依。我的钱就是我的血,我的命。那没法,你剜肉也得还!要不然,我这条老命就交给你!"
——现代·吴组缃·天下太平
旧社会里,夫妻为一体。夫妻同在,家庭才叫完整。遗憾的是,封建礼制下,女未嫁从父,女既嫁从夫。女人一直没有自主权,妻子只能依附丈夫而存在(身份关系)。
即便死了丈夫,女人在身份上仍不能脱离丈夫而存在,所以称"未亡人"、"半边人"。很明显,不是说家庭还剩一半,是说寡妇只算半边人,不是一个完整的身份。
"朝为未嫁女,暮称未亡人",诗中的女人就是旧婚姻中最悲催的角色。
女已配婚约,但尚未婚嫁,从习俗和律例上,女人都属于未婚夫。假如女方父亲获罪,她不受牵连;若未婚夫获罪,她就要倒霉。
同理,未婚夫战死沙场,女人就成了半边人。未行婚嫁,未育子女,花季少女守活寡。改嫁事先得征得男方父母同意,还要背上不忠不义的大帽子,古代改嫁多稀罕呐!
旧社会男人失妻称"鳏夫",再娶只是人之常情,有钱人家妻妾齐全,哪有机会当鳏夫?
"男到四十须留神"
男人四十不惑,原话来自《论语》,换算下年龄,至少相当于现在50多岁。
在过去,男人四十多岁不再懵懂困惑,见惯了情感,历尽了生活,事业定型,家庭稳定,重担开始移交子女。遇事明辨是非,生活难得糊涂,世界变得简单,难得落一个洒脱清净。
不过,男到中年也是为子女做榜样的时候,在外要有口碑,在家要有威信。为人之礼,生活之道,臭小子得学习。自己参透人生,却是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候,上有老赡养伺候,下有小教育扶持,子女婚姻大事还排队等着你。
旧时男人四五十岁看似最潇洒,实际上就是做牛做马的年龄。说句糙话,一边是老子,一边是儿子,实际上自己不如孙子。
这时一旦自己迷糊,失了主心骨,犯了错,必累及整个家庭。最麻烦的就是男女人情关系,这玩意根本扯不清,撇不净,害人害己。
"多离少靠半边人"
俗话说"疾风骤雨,不进寡妇门"。宁可淋大雨,不落人话语。中年男人是生活中的智者,别给他人挖坑的机会。熟男的智慧不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避免问题出现的本事。
常在寡妇门前走,哪有不失手?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别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那种傻话,你确定小寡妇也不怕是非吗?你晓得村头的二狗会不会拿着砖头在哪等着你?
所谓"多离少靠",意思是尽量远离,少接触,前者指生活距离,后者指人情关系。
老百姓的经验直接而现实,某现象重复的几率高,就代表规律。距离近,来往多,昨天帮寡妇劈柴,今晚给寡妇补衣,村里风言风语雀起。你是好心帮可怜的寡妇,但别人一看你就是"三十年的寡妇——老手(守)",谁信?
年轻人"浪子回头金不换",因为有纠错的机会。四五十岁的男人一大家子,一旦惹出荒唐事就没有挽回的余地。在外被人耻笑,在家如何面对家人?为人子,当使父母宽心;为人夫,当使妻子安心;为人父,当使子女正心。
生活本不易,寡妇更艰难,也少给她人惹麻烦。一则败坏人家名声,二则让对方处境更难。寡妇更被孤立,有事求人也不敢吭声了。搅和多了,万一寡妇看上你,这就尴尬了,结局如何,"俩寡妇掉泪——说不说都清楚。"
"多离少靠",话讲频率,没说杜绝。这就是老百姓的智慧和善念。
有句话说得好,"唯有尽孝和行善不可拖"。寡妇是过去的弱势群体,很多事女人做不了。成熟男人当具备该有的责任和智慧。
对寡妇该出手时就出手,但要光明正大,不惹闲话。帮寡妇干活,可以叫上邻居或家人一起去;给寡妇送点补贴,可以让妻子或孩子送过去,寡妇嫂子会觉得你很贴心。
今天的露水妻
如今社会繁荣,自由,开放,包容,男女单身都很多,不再存在谁一定要依靠谁。"寡妇"一词已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但另一个称呼大家越来越常听闻——"露水妻"。
"露水妻",原泛指非正常男女关系,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就来自丈夫故去的女人。
很多民工长期在外,辛劳又枯燥,出现了一些临时夫妻搭伙过活,一如露水在暗夜。美好不常在,欢愉有时尽,露水终究遇不得阳光。突然的决绝,一切终了都白付,落得身败名裂,一脸茫然,两手空空,满腔心塞。
一旦有人对簿公堂,事就搞大发了。如今露水夫妻多如露水,情感这东西像雾像雨又像风,来得快,去得快;来得不快,去得也快。小编觉得,无论男女能避则避。
小编结语
老话反映旧时代下的生活,旧现象可能时过境迁,但老理儿仍在,变迁的是社会,无法改变的是人性。老话可以让我们回望祖辈的生活足迹,老辈的教诲值得我们思考。
"半边人","小寡妇",这些旧称已经被历史回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女王。同为旧称,"光棍"却大有一统江湖的架势……
过年回老家,听村委员说村里近20个光棍,年轻的迷茫,年长的麻木。先别管"半边人",大家先给我们村出出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