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世纪50年代,自中国航空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得以迅速发展以来,航空工业至今已走过了70余年的风风雨雨,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百花齐放,实现完全独立自主,背后是无数航空人数十载的艰苦创业历程。
然而,作为空战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史却鲜为人知。空空导弹对于战机而言,它就像战士手中的狙击步枪,要想做到百步穿杨,战士除了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作战技能以外,手中的狙击步枪还要有精准度极高,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和抗干扰能力强大的狙击步枪,这是制敌取胜关键所在。
中国空空导弹家族
空空导弹对于战机而言亦是如此,而空空导弹的发展事业与战斗机一样,对一个国家航空工业体系都是巨大的考验。本期内容,小编就带大家了解我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看看一代代航空人是如何在一一穷二白背景下,一步步将中国空空导弹事业壮大的。
①中国第一代空空导弹——从仿制开始起步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紧随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从苏联引进了米格17F和米格19战机以及生产技术,并在其基础上仿制出了歼5、歼6等机型,中国航空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空空导弹的发展事业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与战斗机一样,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在当时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走完全独立自主的路线自然是行不通的。为此,在当时提出了高起点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路线。
K-5型空空导弹/霹雳-1
年,我国在引进苏联米格19歼击机的同时引进了苏制K-5M型空空导弹。K-5型空空导弹是苏联在50年代初开始设计,于年投入批生产,年与米格19一起配套出售给中国的一款空空导弹,在苏联空军中也有大量装备,其搭配的机型包括米-17、米格-19、苏-9等。设计上,K-5M型空空导弹采用了鸭式气动外形布局,整个导弹有5个舱段组成,分别引信和战斗部舱、制导控制舱、发动机舱、稳定舱、无线电天线接收机和控制装置舱。其关键的制导方式,采用了无线电驾束式制导。
这种制导方式是导弹利用雷达向目标所发射波束的中心线修正弹道方向的制导方式,首先由雷达发射波束并指向目标,然后将导弹射入波束范围之中,弹上设备自动根据波束中心线修正自己的方向,直到击中目标。不过这种制导方式缺点较为明显,例如抗干扰性能较差,而且目标越远,制导精度越差,一般只能从尾后攻击机动性差的敌方轰炸机,在苏联空军中很快被新一代的空空导弹所取代。
在当时,作为第一代空空导弹,虽然相较于落后,但它同样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传统的空中拼刺刀和狗斗等作战模式被改写。年,我国引进K-5型空空导弹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了仿制工作,并将仿制型导弹命名为“霹雳-1”。K-5型空空导弹的仿制工作由当时的一机部航空工业总局总负责,厂为主要承制厂和总设计师单位,、、、厂及一机部18所等单位参与了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和战斗部等核心部分的研制。
在当时,由于我国工业和科技落后,很少有人了解空空导弹,甚至是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接触过。于是,厂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余名技术骨干投入到了研制过程中。同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了多种工装和30多套非标准设备,不久后又突破了涂层、氩弧焊接等22项关键技术,并于年3月仿制出了第一枚导弹。年8月13日,仿制出来的“霹雳-1”空空导弹在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靶场进行了首次对靶机打靶实验。但结果却遭失败,第一轮发射没有击中目标,第二轮双发齐射同样没有击中目标,实验被迫终止。
后经过科研人员的反复研究和论证,造出了失败的原因,认为导弹虽然受控制,但由于弹道偏离靶机方向线太远,最终没能命中目标。原因虽然找到了,但当时由于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苏联停止了对华援助的项目,霹雳-1空空导弹仿制的专家也被撤回。上级决定厂暂停仿制生产,同年9月组成了由三机部和空军领导牵头的故障查找小组。
专家小组重新消化了原K-5型空空导弹的技术材料,重新查找失败的原因,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年10月,经过反复摸索和改进后,恢复了“霹雳1”型空空导弹的仿制生产工作。年11到12月,经过多次打靶实验,检验了霹雳-1空空导弹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年4月,“霹雳1号”空空导弹正式定型,并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至此,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代空对空导弹。
不过,由于霹雳-1空空导弹由于许多先天性的不足,制导方式落后,攻击角度受限严重。机动性能和打击精度,都远不如当时已经诞生的第二代空空导弹,霹雳-1空空导弹在当时只是解决了我国空空导弹有无的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空空导弹的研制体系。为此,在霹雳-1空空导弹的研制之初,我国就已经着手第二代空空导弹的论证和研制工作。
②中国第二代空空导弹——与美制响尾蛇密切相关
年,浙江温州的一位老农意外发现了一枚未爆的导弹,随后将导弹上交给国家,事后研究证明,这是一枚未爆炸的美制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这枚导弹日后成为了苏联研制第二代空空导弹的蓝本,同时也是我国第二代空空导弹发展的起点。
F战机挂载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
这枚导弹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年9月24日,当时国民*空军深入内陆,多架战斗机在浙江温州、瑞安等地的上空盘旋进行侦察活动,随即我军派出航空兵驾驶歼6战机前往拦截,并与其发生了空战。在交战中,空军飞行员王自重驾驶的战机被国民*空军F战机发射的多枚空空导弹击中坠毁,飞行员王自重壮烈牺牲,年仅31岁,被追记一等功,此次空战也被称之为“九二四温州湾空战”。
空战结束后,我军为探究国民*军队到底使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派出搜寻人员到发生空战的区域寻找蛛丝马迹。同年,浙江温州的一位老农意外发现了一枚未爆的导弹,随后上交给国家。经过仔细研究得出结论,击落我军战机,致飞行员牺牲的空空导弹正是美制AIM-9响尾蛇。
AIM-9响尾蛇的发现,对我国空空导弹的研制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国家相关部门对它进行秘密研究和仿制,定名为“55号”任务。但由于当时我国才刚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启动K-5型空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国内并没有技术对其进行仿制。于是,我国公开报道了缴获“响尾蛇”导弹的消息,这一消息引起了许多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