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青花瓷鉴藏知识
咸丰(1851~1861年) 咸丰朝共11年,青花瓷器烧造数量极其有限,官窑青花瓷的质量曾一度回转,略有精品出。咸丰六年以后的十余年间,朝廷内忧外患加剧,战火弥漫整个景德镇,官窑毁坏殆尽。咸丰末年,又遭八国联军入侵,国家受到巨大损失,清代瓷业之败落,莫过于此,故咸丰时期的传世精品甚少。 咸丰青料使用国产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咸丰青花发色淡雅或鲜艳,民窑青花发色灰暗或灰黑色。咸丰青花瓷造型趋向笨拙,官窑青花的时代风格与道光朝相若。其人物特点是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称 鹰钩鼻 。纹饰呆板,无生气。在工艺方面,一般胎体较前朝厚重,胎质粗松,釉质泛白,釉面稀薄,具有 波浪釉 的时代特征。 咸丰年款主要以 大清咸丰年制 六字楷书青花款为主;仿明清款有 成化年制 天启年制 大明天启年制 和 雍正年制 等,刻写兼有,楷书刻款,呈四字两行排列;楷书写款,呈六字两行排列,无边框。还有红彩款。堂名款有 退思堂 款等。最早咸丰年款为 咸丰元年淮阳履和堂陈祭器 铭款,传世品中有 咸丰元年淮阳履和堂陈祭器 铭款青花炉。民窑盛行图章式的篆书款。图记款主要有二寿桃、桃蝠和百结等。 同治(1862~1874年) 同治朝共13年,当时景德镇官窑开始恢复生产,但青花瓷产量很少,但有少数历代相传的仿明代器物属于精品。 同治青料采用国产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同治青花发色清雅明艳。民窑大多发色蓝灰色,或黑淡和蓝黑色,但均显漂浮。同治末期开始用进口青料洋蓝,发色鲜亮,明艳泛紫,缺乏天然矿物青料的美感。 同治青花瓷器型见拙而欠秀美,纹饰已图案化,笔法细弱,缺乏生机,内容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官窑多用福禄寿禧等吉祥如意的图案作为主要装饰,缺乏创新。民窑画法则杂乱无章,绘工大多欠精。在工艺方面,胎质粗松(官窑较细白),釉色泛白,平整度差,白中泛青的釉面基本不见。同治托(堆)粉青花器尚常见。瓶口多见葵花口,肩部堆塑二螭龙纹,瓶颈部或贴塑对称双兽耳,或饰板式灵芝耳。 同治年款多用 大清同治年制 六字楷书款或 同治年制 四字楷书款。堂名(其它)款主要有 务本堂制 竹雪轩制 慎思堂制 体和殿制 山高水长 及 太平天国千岁卍夫国安 等。专为慈禧烧制的青花瓷多署 体和殿制 铭款。民窑则多四字篆书款,或六字戳记印章款和四字抹红楷书款。图记款有寿桃、百结等。 光绪(1875~1908年) 光绪年间,青花瓷生产稍有复苏,呈现 回光返照 之状。光绪青料使用浙料,同时可能也用珠明料。民窑则用洋蓝或石子青。光绪晚期,中外古陶瓷爱好者剧增,古瓷珍贵稀少,因而市面上仿古器随之大量涌现,光绪仿康熙、乾隆等历代青花瓷的水平较高,使得青花瓷市场鱼龙混杂,令人不辨真假。 光绪青花发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乾隆则在釉下;光绪仿永乐、宣德笔法,也用点拓法,但 铁斑 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机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见了。光绪青花瓷的造型丰富多彩,纹饰图案丰富,笔致细而拘谨。工艺上,胎质细白坚密,但与清前期的相比明显松软;民窑则更觉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温润,釉色白中微闪青,已趋向现代瓷的纯白色调。瓶颈部两边或饰对称铺首衔环耳。 光绪年款是 大清光绪年制 六字篆书款和六字楷书款并用。仿明清款主要有 大明永乐年制 大明宣德年制 康熙年制 雍正年制 和 乾隆年制 等,以楷书为多,呈四字两行和六字两行排列,或六字三行排列,多无边框。篆书款呈六字两行横式排列,无边框。堂名(其他)款有 兴邑复古窑造 若深珍藏 储秀宫制 长春宫制 嘉泰松轩 俭存斋 聚厚轩 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四十一癸卯(光绪二十九年)制 款(青花人物故事图碗)、 乐道堂主人制 款(青花缠枝莲折角高足碗)、 清华珍品 和 江西瓷业公司 等。最早光绪年款是 光绪廿九年世忠堂 铭款,传世品中有 光绪廿九年世忠堂 铭款青花云龙纹筒炉。民窑器有 光绪年制 楷书抹红款。图记款有灵芝、百结和鱼款等。民国赵汝珍认为, 若深珍藏 铭款为官窑款。 宣统(1909~1911年) 宣统一朝,虽仅三年,但其官窑瓷精致规整,具有现代气息,间或生产少量仿清早期青花瓷。既给景德镇明、清官窑瓷器,也给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宣统青料使用国产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青花发色青翠明艳,民窑多用洋蓝。宣统青花瓷少数造型规整,大多胎体厚重,造型笨拙,主要有瓶、罐、炉、杯、碗和盘等。纹饰图案主要有龙、凤、八仙、八宝、八卦、云蝠、云鹤、团花、缠枝莲和 寿 字等。在工艺上,机制的器形更加规整,胎质高度瓷化和釉面玻化,使器物表面火光十足,胎体也较轻薄,颇具现代瓷特征,扣之可闻清越的金属声,但机械制瓷技术尚未对民窑产生影响。 宣统年款主要有 大清宣统年制 六字楷书青花款,或六字楷书抹红款。仿明清款主要有 大明嘉靖年制 及 康熙年制 等,为楷书款,呈六字三行或四字两行排列,无边框。堂名款主要有 宣统乙酉宜春堂制 宣统庚戌宜春堂制 宣统己酉宜春堂制 、 宣统二年继世堂 和 来鹤堂制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