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315个案累及自主品牌
2亿召回背后诚信不足
江淮早在2010年底已发现同悦问题,却未召回也未公开告知车主;为加快上市忽视测试环节理财周报
高薇/文一场“锈蚀门”事件令江淮汽车刚刚起步的乘用车事业陷入了黑暗。3月15日,央视
“3·15晚会”曝光了江淮同悦钢板锈蚀的问题。根据央视的曝光视频,江淮同悦钢板汽车此次的“锈蚀门”可谓触目惊心,由于使用廉价钢板,江淮汽车旗下的同悦汽车会产生钢板生锈、车身鼓包的现象。而江淮汽车4S店的维修方式则是将生锈钢板切割下,再焊接上新的钢板,这种“打补丁”式的维修给车主带来了极大安全隐患。此事曝光后,由于江淮汽车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问题归属于自主品牌为成本所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本市场上投资人对自主品牌汽车信心不足,汽车股出现一片惨绿,而江淮汽车自身在经过一天的紧急停牌之后,也一度紧封跌停板。由此,本是一个个例的产品质量案例被放大成了整个自主品牌的危机事件。诚信风险据悉,对于被曝光的同悦车身锈蚀问题,目前江淮汽车已经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召回中心)申报召回。江淮汽车方面也作出解释称,同悦是江淮2008年底推出的第一款经济型轿车。当时因经验不足,车身模具涂装工艺孔设置不合理,致使车身侧围外板(门槛区域)处内腔表面涂装质量未达到工艺标准要求,部分车辆使用一年后开始出现从内向外的锈蚀。江淮方面强调生锈问题已在2010年底得到有效解决,并称截至2011年12月31日,江淮已累计生产同悦轿车119271辆,部分存在锈蚀风险,已发现并主动免费维修处理6579辆,且2011年12月31日以后生产的同悦轿车已经没有这类问题。但这样的说法也给江淮汽车带来了诚信方面的风险。因为按照江淮所述,其早在2010年底就发现了同悦车身存在锈蚀问题,却并没有召回,也没有公开告知2011年12月31日之前购买同悦轿车的车主。直到“锈蚀门”的毒瘤被央视曝光,江淮才采用了召回的方式来彻底解决这种安全隐患。“江淮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在整车测试环节没有进行充足的测试实验,为了让产品快点上市而忽视了可能的风险。”一位业内人士称。累及自主品牌在央视曝光江淮汽车的质量问题后,江淮的有关负责人多次表示做自主品牌不容易,这样的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令江淮“锈蚀门”事件被发酵,更多人开始对自主品牌汽车的产品质量产生担忧。国内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表示,江淮的“锈蚀门”事件绝对属于个案,而他本人也对自主品牌汽车无辜受波及表示无奈。了解到,近几年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和长安等为代表的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已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了不少功夫,涌现出了诸如吉利帝豪、奇瑞E5、比亚迪L3和长安逸动等多款月销量超过5000辆的畅销车型,甚至还出现了一大批五星级安全碰撞产品。而此前,在面对产品质量问题时,自主品牌多采取回避甚至掩盖的措施,现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也在采取与消费者主动沟通的态度,以保证消费者的用车安全。“我们现在上市一款新车都需要三到四年左右的研发及测试时间。长安汽车一位负责人称,在不久前,由于有用户反映CS35车型机油口盖存在乳化物,长安汽车还主动召回了旗下SUV车型CS35,并同时对3月31日以前销售的所有CS35发动机相关部件质保做出了延长1年或2万公里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由江淮汽车的个案牵涉到整个自主品牌的品质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自主品牌在行业内的脆弱。据悉,江淮汽车表示,召回后其将对锈蚀车辆采取包括免费更换车身等措施。而据国海证券测算,此次江淮涉及召回的轿车数量为近12万辆,假如每辆重新更换钢板车身,预计单车更换费用约2000元,预计对当期净利润影响在1亿-2亿元。观察企业的良心与召回的背后看了许多年的央视“3·15晚会”,今年的晚会最令我如鲠在喉。说实话,作为一个汽车行业报道人员,看着两家汽车企业在中国几亿消费者面前被惨烈撕开伤口,这并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更何况,这两家汽车企业,一个是在中国销量最大、最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大众汽车,一个是归属于自主品牌的江淮汽车。大众汽车的DSG问题其实早已有之,中国的媒体甚至已对DSG的报道呈现疲态。其间,谁在阻止DSG召回的问题曾一度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但大众迟迟不肯召回的举动却彰显出了它的傲慢以及事态背后的复杂博弈。而江淮汽车在“锈蚀门”事件中则呈现出了一种侥幸心理。根据江淮在3·15之后的自述,其在2010年底之前就发现了车身钢板有锈蚀的可能,但种种原因之下却没有采取召回及其他公开解决措施,最终换来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自身问题被最大范围地曝光了出来。对于这两个企业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拿企业的责任来要求它,可以从道德上谴责它。但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说,企业并不是一个公益性组织,它本来的目的就是盈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从法规的角度来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而事实证明,目前中国市场上,能保护中国消费者的法律法规还是太少,惩罚措施还是不够严厉,汽车维权领域的空白,已成为我国发展汽车社会极大的软肋和短板。据悉,不久前,全新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开始正式实施,与老款《条例》相比,新规加大了处罚力度,也由此加大了对企业“拒不召回”的威慑作用。而与众多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也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对于饱尝不平等待遇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只是,这两项法规发布后,是否真的能达到理想效果?这仍需要有关部门做到有效监管和严格执行,做到有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因为惟有更严格的质量监管、更有力的消费者保护措施,才能促进中国汽车社会的健康发展。(理财周报
高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