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一条水渠一座丰碑
TUhjnbcbe - 2023/5/4 21:46:00

「本文来源:天眼新闻」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生命渠”,让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条被乡亲们称为“大发渠”的米水渠,而今已化为凝聚着不忘初心、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丰碑,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驶出遵义城区一路向西,便是一座座望不到尽头的群山。行至大山深处,小青瓦、白粉墙、雕花窗的黔北民居一栋挨着一栋,这便是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含原草王坝村)。
  团结村的这头,猪肥牛儿壮、稻米瓜果香,全长米的“大发渠”绕过三重大山、穿过三道绝壁,源头活水解决了困扰村民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大地。现在的团结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团结村的那头,为弘扬“大发渠”精神而得名的仁遵高速大发渠特大桥,主拱完成合龙。横跨两座大山的红色拱桥气势磅礴,待明年仁怀至遵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从遵义市区到团结村的时间将由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农特产品外销将驶上快车道。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大发渠景区吴宽明摄

初心——引得清渠来吃上白米饭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一首打油诗道出草王坝人的困境与无奈。年以前的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的土地里只能种耐旱的包谷洋芋,而且产量也不高,更别谈吃上白米饭。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让村里人没有出头之日,让村外人望而却步。
  滴水贵如油,水成为了草王坝人生生世世最金贵的念想,但盼望了年年岁岁依然无法如愿。
  年,黄大发出生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打小就是孤儿的他,靠着在村里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
  年,朴实刚毅、大公无私、敢想敢干的黄大发当上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随后加入中国共产*。
  “既然当了大队长,就得为大伙干点事。”黄大发说,他决心要回报视他如己出的乡亲们,他抬头望向擦耳岩,那里壁立千仞,没有前人敢打大山的主意。黄大发心里暗暗立誓:硬骨头他来啃,一定要为草王坝引来水、修通路、接通电。
  意气风发的他也万万没想到,这段修渠历程竟如此艰苦卓绝。
  经过数日翻山越岭寻找水源,黄大发与村民们发现,距离草王坝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螺蛳河的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劈山,谈何容易?
  “算了,隔这么远,水不可能过得来。”看着眼前不可撼动的大山,村里人打起了退堂鼓,并劝他放弃。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我一定要把螺蛳河水引过来,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黄大发当即许下承诺。
  这一诺,又怎是千金可比!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黄大发带着村民们攀岩走壁,受到条件的制约,只能靠原始方式确定等高线,测量全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用粘性好的黄泥巴代替水泥糊在沟壁上,他带头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出炮眼,几次都命悬一线。经过13年的艰难施工,最终用钢钎、铁锤打通了米长的隧道,水渠基本连通。
  “黄队长,你快去看看,渠被冲断了。”水渠完工没多久,一场大雨就将草王坝人的喜悦冲刷得一干二净。
  “村里没有人学过专业知识,谁也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雨季洪水一来,沟渠就被冲坏了。”黄大发说,琢磨了十几年,水还是进不了草王坝,大伙的辛苦都白费了,村民们心也开始动摇起来。
  “草王坝能通水,我用手掌心煎蛋吃。”水没引成,引来了村民的一片质疑声。
  难道草王坝人只能安于宿命,甘心祖祖辈辈受穷?“草王坝人祖祖辈辈盼水,我们共产*人不去干这事,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他们?”
  “哪怕用命去换,我也一定要把渠修通。”当着家人的面,黄大发“甩”出了一句硬话,手中的拳头握得更紧了。
  这些话,家里人至今记得。

黄大发与“大发渠”胡志刚摄

使命——步履不停歇绝壁凿“天渠”
  “好个草王坝,就是干烧大,姑娘个个往外嫁,单身老汉一大把……”不中听的顺口溜在草王坝传唱。每每听到,黄大发都心如刀割,更是心有不甘。
  得知刚分配到遵义县(现播州区)水利局的黄著文在公社检查水利工程,黄大发便急匆匆找上门:“我们村用13年时间修了条水渠,长30多里,可修成了水却过不来,能不能请你们看看咋回事?”
  通过考察,结论是水渠位置太高了,落差不大,流量又小,很难流到30多里外的草王坝;风化形成的沙壤土渗水严重,必须用水泥勾缝防渗;用石灰和黄泥抹缝,天一旱泥巴开裂,水都渗出去了。要重新改造起码要花几十万,但县财*拿不出资金。
  黄大发心情沮丧至极,却没有停止脚步。一次次跑县里、跑公社败兴而归后,黄大发常常跑到山上,沿着那条渠走走。他发现这条渠虽然荒废多年,石缝中却很少有草,原来都让上山放牛的村民拔了,所有村民都像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这条还未完成的石渠。
  壮志未酬誓不休。黄大发暗自下决心:学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匆匆上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他都徒步过去,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
  年,54岁的黄大发终于走进了县水利技术学习班的课堂,成为了最勤奋的学生。不识字,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不会用工具,就在一旁专心看别人怎么用……黄大发从零起步、从头开始,逐渐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黄大发越学越明白,但越明白心里越着急。
  年,草王坝再一次遭遇大旱。没粮食没水,村民连包谷饭都难吃得上。腊月的一天夜里,黄大发闯进黄著文的家,这时黄著文已任县水利局副局长。
  黄大发激动地说:“你当副局长了,我也老了。现在我们草王坝那条渠还荒废着,我死前要是通不上水,我闭不上眼啊!”
  黄著文为难地告诉黄大发,县财*每年给水利的资金,全给黄大发修渠也不够。
  黄大发却坚定地说:“我已经把村民动员起来了,不讲价出义工,县里把水泥买上就行,关键是技术上要给我们做保障!”
  黄著文的眼睛湿润了。他在水利局提出:草王坝村的水渠工程,“我愿意牵头,负责到底”。
  这一决定得到支持,成为了草王坝的历史转折点——螺蛳洞引水工程从此列入县重点水利工程。
  年的春天,沉寂数十年的大山沸腾了。黄大发带领多名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工程再次动工。
  每天,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黄大发带着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早上提一罐包谷饭出门,中午捡点干草点火烧热,囫囵吞下去,渴了就舀两碗河水,碗一放、罐一搁,转身又往工地去。为了抢进度,他们不分昼夜寒暑,每天坚持苦干到天黑,才打着火把手牵手回家。有的村民干脆就睡在石窝里,看星星眨眼,等日出天明。
  这次修渠,村里的青壮年都上了工地。黄大发的二女儿、23岁的黄彬彩独自在家,突发急症,因来不及送医不幸去世。一年后,13岁的大孙子又因患急性脑膜炎猝然离世。为了开山凿渠,为了全村人的梦想,黄大发一次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但他擦干眼泪,坚持坚挺在山上。
  第二次挥师大战米长的绝命崖——擦耳岩,年近六旬的黄大发依旧把自己吊在长长的绳子上,足登石壁,一锤锤敲击着手中的钢钎……
  天道酬勤。年端午节,这条主渠长7米,支渠长2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清冽的泉水,顺着绕山而来的长渠一泻而下,翻腾着雪白的浪花,流进了片片耕田,润泽了家家户户的梦想。
  这一年,黄大发60岁,他兑现了一名共产*员给群众许下的誓言,终于觉得内心踏实了。
  后来,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一致同意把草王坝村改名团结村。

团结村新貌丁思江摄

传承——溯精神源流聚发展动能
  盛夏,团结村依然游人如织。
  黄大发除了每天提着镰刀上山巡查水渠,清除水渠里的落叶和碎石,还要为游客们讲讲修渠的往事和草王坝的发展、共产*员的初心和使命。
  参观新农村和大发渠*性教育基地陈列馆;体验大发渠的险峻和壮观,感受到当年老支书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开山凿渠的精神……“黄大发老支书的现代愚公精神令人震撼,大发渠的险峻雄奇让人惊叹,团结村的发展变化让人赞叹。此行团结村,收获颇丰,我们要向老支书学习,汲取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游客王姝尧说。
  今天的团结村面貌一新,而大发渠不仅解决了团结村人吃饭的问题,还带来更多新使命,成了*性教育新基地、乡村振兴新战场。
  当年修渠成功后,黄大发随即带着村民实施坡改梯、通电、修路、建学校。彻夜挖土、筑田、放水,坡地变成了梯田;依靠肩扛手拉,让村里通了电;勒紧裤腰带,集资建了学校;齐心协力修通了4公里的通村公路。但由于交通、区位、资源等落后制约了团结村的发展,这里还是成了省级贫困村。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确保年底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清零。这是上级给团结村下达的“任务”。在大发渠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员干部自力更生,把村庄当作脱贫攻坚主战场,夜以继日,奋力工作。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村支两委多次走访调研、请专家考察、精心规划,决定打造海拔米以上发展方竹笋、养蜂产业带,米—米为中药材、高粱产业带,米以下打造“稻+”、经果林及畜牧产业带。黄大发和村支两委一道,号召村民改种方竹笋、高粱、水稻、中药材,养猪、养蜂,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同时,积极争取,获得各级投资累计1.7亿元,完成了公路硬化近百公里,村民组实现组组通、入户路硬化80%,其他水、电全覆盖,通讯信号覆盖90%,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帮扶下,以前的穷山沟打造成了旅游景点。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进行原生态改造,原本破烂的房屋变成民宿;昔日的荒山,建起了星空木屋、林边酒店、雨山前餐厅;旧时荒草丛生的梯田变成了四季菜园、向日葵花海……团结村从未如此热闹,不少村民吃起“旅游饭”,鼓了腰包。
  年,团结村脱贫出列,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全力攻克了脱贫攻坚“堡垒”,团结村*员干部群众再次向高山深谷叫板,迎难而上、战天斗地,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要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继续以“大发渠”精神为引领,团结村*总支凝聚了全村力量,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精准传导着国家发展、扶贫好*策,广大*员、村民代表以实际行动解读着*的方针*策,广大群众接收了*策“谷物”的营养,激发出无尽的创造力,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村干部尽职尽责,*的好*策公正、及时地到达了群众心中。大家对干部满意度提高了,思路开阔了,观念更新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也有了。”回乡创业的绿润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平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如今已形成了余亩方竹、近亩水果、余亩辣椒、0余亩高粱水稻、头生猪、余头肉牛、余箱中华蜂、亩中药材的产业地图,分布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两旁,山山岭岭都成了致富源泉,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带动村民就业有了稳定收入。去年,团结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以前一家几十块钱的集资款都交不起,现在家家都是万元户,住的都是新房子,出门都有车子坐。”依然忙碌的黄大发很是欣慰说:“现在村里有了学校、医院,还有公交车,山上的贫困户也都搬下来住进了安置小区,人丁兴旺,热闹得很。”
  骄阳下,村民们忙着采摘蔬果、辣椒,管理方竹笋、中药材,整理蜂箱、喂猪……看着家门口的仁遵高速公路加紧建设,村民们干劲更足了。把土货卖到大城市,卖出好价钱,便捷的交通将帮村民实现“土货出山”的心愿。
  “传承新时代贵州精神,打造一支为民办事的优秀队伍,把乡村建成旅游的目的地,让农业成为旅游的体验点,让农民成为旅游的从业者。对农特产品进行初加工与深加工,成为旅游商品及网货,加速实现乡村振兴,让团结村的明天更美好。”站在“大发渠”上远眺,村庄群山雾绕,景色优美,*总支书记王朝海道出了发展的方向,憧憬着团结村焕发新光彩。

一条“大发渠”一生为民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诚黄霞

编辑胡锐编审王璐瑶李劼

1
查看完整版本: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一条水渠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