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遵义4月19日电题:三十多年只为一条“天渠”,这个老书记为何感动网友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绥翊胡星李惊亚
有这样一个人,为了开出一条“天渠”,他坚持了三十多年。他叫黄大发,是贵州一个山村*支部的老书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修的是什么样的“天渠”?他修“天渠”的故事为何能感动网友?
黄大发沿着陡峭的绝壁巡查、清理水渠(3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修渠未成,他不信邪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是云贵高原上的典型山村,山势蜿蜒,山路崎岖;驱车从播州区出发,要几个小时才能赶到。
记者来到这儿时,村里正在施工,几座崭新的安置房已拔地而起,静静矗立在路旁。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原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黄著文感慨万千:“这地方叫草王坝,过去缺水,老百姓种不了大米,只能吃苞谷沙。”
年以前,草王坝地区极度缺水,石漠化极其严重;水稻几乎没法种,地里全是苞谷、洋芋等;几百口人围着一口水井,人均年收入只有80多元。黄著文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参加工作不久就到草王坝了解情况,见到村民因缺水而收集“牛脚水”(牛走过蹄印里积累的雨水)使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民谣,直接反映了当地的艰苦。而年出生的黄大发,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缺水,是贫困的直接诱因。其实,草王坝几公里外,就有充沛水源。然而,高山成了险阻。当地人为了引水,曾付出艰苦努力。上世纪六十年代,受“红旗渠”精神感召,草王坝人在*府支持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十来年也没修成。不少人打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信邪。
年,51岁的黄大发将修水渠再次提上日程。这次,不少村民却信心不足,黄大发则“较上了劲”。吸取上次修渠失败的教训,年,快54岁的他到枫香区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三年多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
为了修水渠,年过半百的黄大发,不止一次往乡里、镇里跑。从草王坝到山下城镇,有几十里的山路。年腊月的一个冬日里,他带着精心写好的报告,徒步两天赶到县水利局。黄著文回忆说:“那天傍晚,我看到他一个老汉站在门口,满身是泥,已不成人样,一双旧的解放鞋早已磨破,露出了脚趾……”这种执着和坚韧,感动了在场的人,也说服了相关领导。同年,草王坝的水利工程顺利立项,但新的困难接踵而至。
黄大发在清理水渠(3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修水渠,我愿意舍命来换”
工程批下来了,上级也拨了几万经费,却仍有1万多元需要村民自筹。这让草王坝人犯了难。
村民徐国树回忆,当时筹钱有不少困难。黄大发身为支书,连夜挨家挨户劝说。“他直接找到家里,耐心地说,耐心地劝。”徐国树说。
在黄大发的坚持和诚意感召下,仅一天一夜,1万多元就全部筹齐。在徐国树看来,那段时间,除了苦口婆心地劝说,最让他和村民们触动的是,黄大发对群众立下“军令状”——“修水渠,我愿意拿自己的命来换。”
资金有了,群众动员起来了,技术人员到位了,工程在年正式开工,可大山横亘在面前。要开凿的水渠位于几百米高的山崖上,施工条件十分艰苦,穿山开石等重体力活是家常便饭。不仅如此,有时则是生死考验。
一处名为擦耳岩的地方,光秃秃的绝壁直立如刀,离地面多米,看着就心惊胆战。测量人员不敢过去,50多岁的黄大发腰间拴着缆绳,让人从山顶一尺一尺往下放,自己悬在绝壁处一寸一寸地测量。看到老书记奋不顾身,小伙子们也一个个悬在绝壁边。就这样,三个多月后,擦耳岩等多处绝壁的测量工程全部完成。
参加修渠的村民徐国太回忆,在黄大发看来,没有困难不能克服,“每当遇到困难,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后来,如果哪天他不去,工程肯定进行不下去。”靠着这种忘我精神,黄大发带领多乡亲,靠风钻、钢钎等简单工具,历时3年多,在悬崖峭壁上开出了一条主渠长7米、支渠长2米、横穿多座大山的人造“天渠”。
修渠期间,黄大发整个身心都扑在工程上,几乎没有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