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727.html 在今年央视综合频道《榜样》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个并不算高大的的身影,在初心台前宣读着自己的《入*志愿书》,声如洪钟,铿锵有力。
即便操着一口不易懂的贵州话,现场的每一个人还是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他就是用36年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米“救命渠”的黄大发。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是“时代楷模”,是“感动中国人物”,是“最美奋斗者”……
而在这些闪耀的荣誉之下,他也是——
团结村的老支书,永远的共产*员,以及,一位可爱的“80后”。
团结村的老支书
走路两步并作一步、上台阶小跑着……很难相信这位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的老人家已经86岁。
“老支书修渠这么多年,上上下下,已经习惯了。”同行的团结村村民说——他们都是黄大发看着长大的,两位年龄稍长的村民还曾跟着黄大发一起参与修渠工作。
即便已经卸任村支书近17年,大家依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支书”,因为他带领着村民们一步步走出了曾经贫穷、困顿的生活,让村民们过上了有白米饭吃、有水喝的日子。
现在的团结村,彼时的草王坝,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那时候的草王坝,没水、没电、没路,群众一年到头吃苞谷饭。”黄大发这样说道。
草王坝属于喀斯特地貌,海拔米,山高岩陡。雨水刚一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很难留存。村民经常要走两三公里才能找到一个河沟,来回走两个小时挑水吃。
“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一盆水,村民要用三遍。”
水,是草王坝人的穷根,也是他们日日夜夜的期盼。
年,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米、支渠长米的水渠竣工。
大发渠
这条由黄大发带头开凿的、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发渠”的天堑之渠,跨过了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不仅解决了数百户村民饮水难的问题,还满足了田地灌溉用水等,彻底结束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渠修好后,黄大发又带着村民们改造了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此后,即便遭遇旱情,有“大发渠”的滋润,村里的水稻也能保证丰收,彻底实现了“旱涝保收”。近些年,随着产业发展,更是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天渠大米”。
“年通电,年通路,现在我们家乡正在修高速路,明年就完成了!”黄大发骄傲地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欣慰——那个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村落,已经脱贫摘帽,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永远的共产*员
“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不要为自己着想,要为人民着想。”
“做每一行事我们都要带头。”
“我们作为一个*员的话,就是要多做事,不管你怎么说,如果一件事没做,就没得意思。”
……
当问到对青年*员有什么寄语时,黄大发说了很多。
而实际上,这也是这名有着62年*龄的老*员一直践行着的初心与担当。
在那个物资紧缺、技术落后的年代,“大发渠”的开凿可谓困难重重。一锤锤凿、一钎钎撬,前后两次动工,跨越整整36年,最终引得活水来,凭的就是“一锤一钎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的精神,靠的就是“我们共产*员不讲虚的,就是要带头干,干出来让老百姓看到”的劲儿。
年,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24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
“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这是黄大发当时立下的“军令状”。虽然在村民看来无异痴人说梦,但黄大发心里有底:“草王坝缺水,但几公里外的野彪村水源富足,只要劈开阻隔两村的灵宝山,水就能流进草王坝。”
那个时候,一千五百公里外的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火热进行,黄大发备受鼓舞,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草王坝的“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我们修的渠一开始也准备叫‘红旗渠’。”一位村民笑着说。
不过草王坝的“红旗渠”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个时候不懂技术,测量竖起竹竿用眼睛瞄;没得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锤子钢钎靠蛮力凿,进度特别慢,洪水一来,沟渠被冲得稀巴烂……修修补补十几年,办法想尽,可水就是进不来。”
“我当时很难过,但我觉得,我们*员必须遇事坚定,不能动摇,渠总有一天要修成功。”黄大发并没有就此被吓倒。
年春天,修渠工程再次启动。但村民们对这个修了十几年都没修通的水渠还是持怀疑态度,黄大发坚定地回应:“我是*员,我是拿生命去换水,我用我的*籍来保证。”
修渠开始后,从材料运输到实地施工,年近六旬的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那会儿我们就跟着老支书,早出工晚收工,穿草鞋上工地,手脚都磨出了血泡。”“遇到一些危险陡峭的地方,老支书自己绑着绳子就去干了……”
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来回步行36公里到乡镇背回来的。筑渠需要的水泥,是他亲自到县城“押运”回来的。有一次运水泥车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黄大发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如今的“大发渠”已是热门景点,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黄大发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代表工作室”,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我接待我们的游客,能讲一下我们修渠的故事,讲一些共产*人的精神。我很高兴啊!”
黄大发在家观看《*课开讲啦》节目。贵州组织部供图
可爱的“80后”
生活中的黄大发,就如同邻家的老爷爷一般,真实、质朴、亲切、可爱。
“吃饭没得?不拍了不拍了,先坐下吃饭。”
“我不累,我不累,你们辛苦了。”
看到记者吃饭时还在拿着照相机拍照,他会招呼记者赶紧入桌吃饭。
交流过程中,黄大发会提出殷切期望,“要好好工作,精益求精”“要多传递好人好事,要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
也会叮嘱记者“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找朋友不要慌,要合适才行,要对你好”……如同家里的长辈,言谈间尽是关切。
聊到兴起时,甚至还老顽童般地跟记者比起了手劲。那双手握起来温暖、有力,手上的“一沟一壑”都是常年劳作、开渠垦地的见证。
黄大发的手温暖、有力
节目录制结束的第二天,一行人就要返回贵州。临别时,黄大发反复向记者发出邀请:“一定要来看我,一定要来找我耍哈!”
我们一定会去看您的,在团结村中走走,在“大发渠”上转转,尝尝清冽的泉水和“天渠大米”,最后,再听您讲讲共产*员的精气神!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原标题:《那一年,23岁的他立誓要修“救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