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东门原创文章
周有光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①]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记录性工具。作为记录汉语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世界、自然和自我认知的智慧。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本身已经是中华文明绝不可少的一部分。探索汉字发展演变也就是对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美的典范进行梳理。
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三大古文字分别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中国汉字(甲骨文)。前两种文字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死文字。而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篆隶行楷,到现代依然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这在世界文字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中国汉字(甲骨文)
在汉字的发生发展史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汉字起源问题。其次,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形体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文字学上研究汉字历史演变的时候,常将其分为古文字阶段(甲金篆文字阶段)和近代文字阶段(隶行楷草阶段)来分析。汉字发展阶段也遵循这一大的方向和大的阶段来分析。
一、汉字起源
汉字起源于什么?至今还存在争议。
年,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这为汉字起源的问题提供了更远古的材料。《史记·殷本纪》有“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一语,甲骨文证实了这一说法。与此同时,带来了一个新的困扰。有人将甲骨文视为汉字起源性文字,认为汉字起源于甲骨文,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甲骨文已经是能够较为成熟记录汉语的文字,被释读出了一千多个字,涵盖了商代*治、农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种起源性的事物就像刚起步的孩童一样,会有很多的限制和不足,而甲骨文更像是一个已经学会走路的人。
关于汉字的起源,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楔刻图画说等说法。
1、结绳说
结绳记事
《易经·系词下》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许慎《说文解字叙》有“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结绳而治”是帮助人们来处理一些事物,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大事记大结,小事记小结”的结绳方法有帮助记忆的作用,这一点和文字的作用有相似。但是文字是记录语言来交际和表达情感的作用,这是“结绳”做不到的。
高明说“文字是以自己特殊的符号记录有声语言,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而它能将语言传播给同一生活范围以外的人们。结绳只是在个人或某些人之间为了某种记忆或某些行为而确定的记号……
它既没有社会意义,也不能承担记录语言和传播语言的作用。”[②]高明的说法清楚的阐明了结绳不能成为文字的两大关键因素:社会性和交际性。
2、仓颉造字说
《说文解字叙》中有“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楔。”《淮南子本经训》中有“昔者仓颉作书,天雨栗,*夜哭。”这二书都将创造文字之功劳都归结于仓颉。从这两书的说法来看,文字的产生是划时代的大事,所以才有“天雨栗、夜*哭”的场景。
但将一种文字归结一个人创造的说法让后人难以完全信服,《荀子解蔽》篇中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一说法将仓颉作为文字传承的典型代表来看待,是对仓颉在汉字史上的地位较合适的定位。后人将仓颉作为“文字始祖”是对仓颉贡献的赞誉。
3、楔刻图画说
汉字起源于什么?现代学者一般接受“楔刻与图画”说。于省吾在《商周金文录遗》的序言中说“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创造文字,极质朴,极简单,也是极符合客观事物的真象,所以写一二三四都作积画,以□为方,以○为圆,都是最原始的文字,还要早于其他的任何象形文字,这对于考证文字发生的萌芽状态,是具有重要关系的。”
于省吾先生提出了人民群众是文字的创造者,楔刻图画是文字的起源。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说话的合理性。“楔刻与图画”说也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
总之,“汉字起源于原始记事方式,特别是图画和楔刻;它萌芽于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年,其形成体系,当在夏代,距今约年。”[③]
二、汉字的发展
汉字发展到秦汉之际,出现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称之为“隶变”。“隶变”说法最早见于唐玄度的《九经字样》。“隶变”对汉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汉字在“隶变”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等文字象形程度较高,而“隶变”之后,汉字则更加符号化了。例如甲骨文的“日”隶变之后,我们已经不能很直观的看出其形状来了。
隶变
其次,隶变之后的汉字在体态上的区别最为明显,曲笔减少,代之以更高程度的平直化特点。例如大篆中的“好”,隶变之前,线条圆润,隶变之后变得平直。从这些转变可以说“隶变”破坏了古文字的表音表意系统,使得汉字更加的符号化。
同时,“隶变使现代汉字基本笔画形成。”[④]“隶变”是古今汉字转变的关键点,是我们了解汉字发展首先需要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汉字各种文字演变的关系不是“你存我亡”的关系,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承递的关系。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但并不是说“古今文字没有承递的关系”。
(一)古文字阶段
古文字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字不是先后交替出现,它们是多有重合的时间,但按兴盛的先后时间顺序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篆书”。从时间上来算,“如果把商代作为开端,秦代算作终端。古文字阶段大约起自公元前14世纪,终于前3世纪末,历时约一千一百多年。”[⑤]
(1)商代:甲骨文
年(清光绪25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山东福山人王懿荣首次发现了比铜器文字更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其实,早在年之前,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农民就挖掘出了甲骨,当作治疗创伤药材来使用,人们称之为“龙骨”。
王懿荣是金石学家,他偶尔在使用“龙骨”的时候,发现它上面有和西周金文相似的字,猜定这可能是一种很古老的龟板文字,后派人到药铺买下全部有字的甲骨。
当年秋天,古董商范维卿将刻有甲骨文字十二版卖给王懿荣,每版价银二两。端方知道后出家更高,范维卿献给他的甲骨,每字二两五钱。“龙骨”身价倍长,慢慢成就了举世闻名的“甲骨文”。甲骨文与晋汉木简、敦煌文书、明清内库档案的发现被称为中国近代十大学术发现。“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更是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转型”[⑥]
甲骨文是“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⑦],它发现于商代后期王城殷墟(今河南安阳市境内),大约是盘庚迁都到殷墟至商纣王亡国这一段时间的占卜记录。甲骨文多是用刀在甲骨上刻写出来的,少数是用毛笔蘸墨或者朱砂写成的。在商代发现的文字资料中,甲骨文是数量最多,也是最有价值的一类。商代人特别迷信,像战争、农业、生育,做梦等诸事都要占卜看吉凶。占卜的材料是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商人往往将占卜的事由、卜兆的吉凶和是否应验等情况刻在占卜的材料上,形成了甲骨文的来源及其内容。
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已经达成普遍共识:殷商甲骨文是现在所知的汉民族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其单字数已经超过四千(包含已识和未识的字),已经能够逐词记录殷商语言。甲骨文的主要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⑧],象形性较高。
综上,“甲骨文是一种功能完备、成熟发达的文字符号系统,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汉字进入成熟阶段的体系完整的唯一的文字样本,全面奠定了西周以后汉字发展的基础。”[⑨]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甲骨文也有其原始性,例如,前后异形同字的情况众多,“灾”在武丁、武乙和帝辛时期的写法就不同,这就大大增加了对甲骨文释读的难度。
(2)金文
上古时称青铜为“金”,后来的人们沿用了这一名称,将刻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称作“金文”。《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商代后期甲骨文很好的印证了这一句话。几乎与甲骨文同时代,商代人就有在青铜器上刻字的风气。但是其全盛时代则是在西周,出现了上百字的青铜器,例如西周前期大盂鼎有字,西周后期的毛公鼎有字,这相对于甲骨文来说可算是鸿篇巨制了。战国以后,随着作为礼器的青铜器退出,金文也逐渐消失了。
从金文的形体上来看,殷商金文的象形性比甲骨文更高,可能其字形更为原始。裘锡圭指出“商代金文是在正规场合下使用的文字,尤其是族名,带有一定的保守性,字形更为象形,而甲骨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字的人为提高写字效率,就把毛笔的笔法改为细笔或者勾勒,以期简便”。[⑩]西周的金文外形比较的方正、均匀,更加的线条化和平直化。金文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明显的美术化的倾向,形体加上了一些鸟形或虫形的装饰性部分,人们将其合称为“鸟虫书”,流行于楚、宋、吴、越等国。
(3)篆书
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说文解字叙》说“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其中的“古”是“古文”,实指六国文字,六国文字包含金文、陶文、简帛、货币等多种载体的文字。“籀”即“籀文”,大篆一般指的就是“籀文”。“籀文”来源于《史籀篇》,其篇首句是“太史籀书”,王国维先生怀疑“史籀”并非人名,“籀书”有“读书”的意思,古人摘取其首句中的二字,故称《史籀篇》。虽然我们认同王国维的观点,认为史籀并非名人,但太史是史官则不容怀疑,相传其为周宣王的史官,那么《史籀篇》应该是周宣王时代的文字,从《说文》收集的籀书来看,其形体与小篆近,《观堂集林》(卷七)中说“作法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意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从这些分析来看,大篆字体与小篆近,字形多与春秋时代的秦国文字近同,应该是战国时代通行的文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用秦国的文字去统一六国文字,小篆形成。《说文解字叙》说“秦始皇初始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作为秦朝的标准用字,小篆字体大小均一,笔画无大小粗细变化,已经将古文字的象形程度降至最低的限度了。
(二)隶楷阶段
古文字到了小篆时期,已经变得很不象形了。经过隶变之后,走上了符号化的偏旁组合的隶楷文字阶段。在隶楷阶段,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是其代表性的字体。
(1)隶书
相传首先将篆书改为隶书的人是秦代书法家程邈。在古文字阶段,文字主要是上层人民所掌握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以后,文字开始走向下层人民的世界。秦朝时,焚书坑儒,大发隶卒官狱,职务繁忙,小篆书写起来虽然已经简易了一些,但还是线条弯曲,不易书写,于是就产生了隶书,进一步解散小篆形体,所以“隶书”一名由“隶卒官狱职务”的性质而来的。隶书是汉字完全符号化了,书写上把圆转风格的小篆变成了平直化、线条化的笔画,笔画有粗细,末笔往往有上挑的笔法。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之分,“秦隶”又被称为“古隶”,“汉隶”又称“今隶”或“八分”。
(2)草书
章草
汉代使用的字体除了隶书之外,还有“草书”,“草书”之“草”的意思是“粗糙、简便”。草书在汉代已经形成。东晋时,草书形成了新的形体,于是人们就把汉代的草书叫做“章草”。“章草”得名传说或归于“章帝所爱,可以施于章奏”,或归于“史游用于书写《急就章》”,这些说法都不太可信的。章当取“法度或标准”的意思,“章草”与后期的“今草”而言,形体稍微的规范一些。东晋新体草书被称为“今草”。草书出现了大量省笔的情况,如“時”写作“时”,“盧”写作“卢”等。同时,草书还大量使用连笔,唐代怀素等人的狂草书贴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3)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是间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出现于东汉晚期,据传,行书是恒、灵时代的刘德昇所创。张怀瓘《书断》中说刘德昇的书法“虽以草创,亦丰研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张的评价就是行书总体的书法特点:行书不失楷书的规整,又比楷书多一些自由;行书不如草书那般洒脱,又取了一些草书的灵活。字形近楷书的行书称为“行楷”,字形近草书的行书成为“行草”,其字形结构是“大小相兼,收放结合”。行书代表作中被后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书”的分别是“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和苏轼《黄州寒食帖》”。
(4)楷书
唐柳公权(柳体)
楷书有正书、真书、隶书等名称。“正书”和“真书”是相对于“行书”和“草书”的,“隶书”是相对于“八分”的。楷书的“楷”当作“楷模”讲,“楷书”的原意是指可以当做楷模或者法度的标准字,所以,“楷书”曾被用来指称“八分”,到唐代已经不指称。宋代以后,“楷书”就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汉魏之际,楷书已经形成,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楷书书法家及其作品是钟繇的宣示表等帖的临摹刻本。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袭用至今。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可以看到楷书最大的结构特点是“平正”,讲究整个字形结构的方整、匀称,于平正就见神奇,于静态中显示灵动之美。楷书从南北朝至今,一直是字体中的主导体,因此名家辈出,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楷书四大家“唐欧阳询(欧体)、唐颜真卿(颜体)、唐柳公权(柳体)和元赵孟(赵体)”。
元赵孟(赵体)
汉字从远古的仰韶文化一直走来,经历了甲、金、隶、楷等多角度的演变,至今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中国成立后,简体字代替了繁体字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很多人指责简体字断了中华文化之根,认为繁体字才是中华文化之根,这些认识是不恰当的。从汉字的演变来看,我们的认为的繁体字,就其发展时间来看至多也是隶书以后的字体,多是楷化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那么繁体字是不是断了中华文明先秦(上古)文化之根呢?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此话用在汉字演变之上是极为合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在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一步步的演变,我们还保留在甲骨文时代的书写水平的话,我们的汉字可能就会面临其它两大古文字同样的命运:消亡。
同时,我们通过汉字演变至今的字体又能上溯汉字之前的形体,这是汉字守着了自己的发展之本,一直未变。所以,汉字之美,最大的美在什么地方?我们认为是汉字懂得“观时之变,守正之本”。
[①]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年4月第1版第1页.
[②]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年6月第1版第27页.
[③]陈炜湛唐珏明古文字学纲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年12月第二版第16页。
[④]赵平安隶变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年3月第1版
[⑤]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年8月第1版第40页.
[⑥]王宇信甲骨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6月第1版第4页.
[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年8月第1版第40页.
[⑧]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7月第3版本第页.
[⑨]黄德宽古汉字发展论[M北京:中华书局年4月第1版第页.
[⑩]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4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