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强榜单暴雷房企的座次被谁补位了 [复制链接]

1#

来源:90度地产

房地产交易增速放缓、总量收缩,继续体现在一季度数据上。根据统计局数据,1—3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2.97万亿元,下降22.7%。

历时大半年的地产流动性危机让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结果之一就是——房企座次大调整。

掉队最明显的是出现债务违约的暴雷房企,购房者出于对楼盘交付的担忧大多避开了暴雷房企的项目,这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一代地产掌舵者进入险境以后,原本属于暴雷房企的行业座次究竟可以被谁补位呢?

数据来源:中指院

从榜单消失的房企

在如此环境面前,没有房企可以独善其身,作为行业代表,百强房企亦未能避免销售下滑的命运。

根据中指院数据,年1-3月,TOP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亿元,同比下降47.2%;TOP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5元,同比下降47.6%。

34.9亿元!这个数字是一道分割线,只要能在一季度实现34.9亿元,就可以晋升百强。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76亿元,百强房企的门槛比去年低了一半。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很多人看完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情况后的感受,因为,昔日榜单上的常客已经开始消失。根据中指院发布的《年1-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有14家房企消失在百强房企的名单上。

据90度初步观察,从榜单消失的房企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流品牌房企,比如,大发地产、龙光集团、中国恒大;二是区域性房企,比如,深业集团、绿都地产集团等。

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虽然都从榜单上消失,但情况各有不同,90度将其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跌落百强型,包括大发地产、金隅集团、隆基泰和、深业集团、恒信等5家房企,以大发地产为例,根据公告,公司一季度实现销售额26.08亿元,由于没有触及门槛而滑出百强。这类房企的特点是销售额增速大幅下滑,最终被挤出百强。

第二种情况是未披露业绩型,90度查阅发现,花样年、中国恒大、佳兆业集团、康桥集团、中昂集团、华景川等6家房企均未披露销售业绩,因此未被收录进榜单,这是他们从榜单消失的原因。

至于未披露的原因,在业内看来,可能与这些房企的销售业绩不理想有关,有两种分析可以说明这种情况。

其一,上述房企部分属于暴雷房企,从上榜暴雷房企可以看出,这类房企的销售排名普遍出现大幅下滑,比如,世茂集团从去年的第13名跌至第18名,奥园集团从第31名跌至第70名,阳光城从第19名跌至第35名。

其二,据信达证券观察,购房者对暴雷房企烂尾楼担忧导致此类企业3月单月销售几乎没有回暖迹象,成交端持续恶化。

第三种情况,相对比较特殊,包括龙光集团和当代置业。中指院相关负责人对90度表示,这两家房企可能没有提交参评数据,所以才没有出现在榜单上。

90度查询发现,年一季度,龙光集团实现权益合约销售额约为.2亿元,当代置业实现合约销售额15.68亿元。与百强榜单对比来看,龙光集团的排名大致在第25名,当代置业则被挤出百强。

榜单“新面孔”

有退则必然有进,那么,上述房企的座次究竟被谁补位了?

说明:参照对比的是年百强房企。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地方国企,答案也确实如此。在14家新晋百强房企中,5家为地方国企,包括来自北京区域的北京城建、中建智地、北辰实业,成都的兴城人居和湖北的中建三局。

北京入围房企较多,主要与城市房价有关。百强房企的入围门槛是34.9亿元,对北京的房企来说,随便一个项目只要热销,就很容易达到这一标准。

以中建智地为例,近两年发展速度较快,在北京先后获取了房山区拱辰街道四宗地块,目前在售的中建·京西印玥和中建·学府印悦是刚需产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