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汉帝国之蝴蝶效应引起的巫蛊之祸 [复制链接]

1#

汉武帝非常迷信,年老了,得了秦始皇一样的毛病,想着通神仙。

曾有一个人叫栾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是个典型的大忽悠。汉武帝以为栾大能通神仙,对其委以重任,封他为五利将军,还把卫长公主嫁给栾大。后来汉武帝发觉栾大的方术大多不验,不能通神,自己被骗了,还耽误了卫长公主。一向英明的汉武帝竟然被大忽悠给骗了,很愤怒,下令将栾大腰斩。

不仅汉武帝迷信,古代人也多迷信,如有嫉妒怨恨,找巫师将木偶写上被诅咒的人的名字,埋进地下,诅咒害人,这就是巫蛊之术。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汉武帝迷信,后宫妃嫔更迷信。

汉武帝后宫有多位佳丽争宠,试图用巫术诅咒她人。例如汉武帝初期的陈阿娇,施巫术被废。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为左右人巫蛊所致,时有后宫巫蛊之事而牵连朝中大臣的事件。此时的皇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去汉武帝的宠信,整个刘据集团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巫蛊之祸起!

巫蛊之祸的起因,要从几个小人物说起。这几个小人物将利用当时的巫蛊环境,掀起差点摧毁汉朝的惊天巨浪。

小人物江齐

汉武帝时期,如果论揭发,没有比酷吏更牛的了,除了汉武帝的哥哥赵王刘彭祖。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刘彭祖对人表面笑面虎,背地里递刀子,刀子还是抹了剧毒药水的。到赵国做相国的基本都“因罪去职,大的被处死,小的受刑”,撑不过2年,谁也不愿意到赵国任官职。

主父偃作为揭发他人的行家,也被刘彭祖揭发挂掉了。许多使者和过客,因彭祖邪谄不正,没有敢留宿邯郸的。就是这么一个垃圾人,还活了很大年纪,真是“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啊!

刘彭祖的太.子刘丹是个纨绔子弟。纨绔子弟的特点就是荒淫无度。这个刘丹甚之更甚,还干着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这种纨绔党,必然有一帮小弟。其中有一个小弟,叫江齐。江齐有一个妹妹擅长弹琴跳舞,送给刘丹当小妾。这样江齐就成了刘丹的内部人,进而知道刘丹的很多破事。刘丹的破事很劲爆。

刘丹玩的比较开,长期和他的亲姐姐妹妹通J,还和赵王刘彭祖的后宫妃妾通J。另外,刘丹还派人抢劫杀人,做的恶事相当多。

江齐受到刘彭祖的宠幸,是他的座上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江齐的揭发本领比比刘彭祖还要强。刘丹感觉,自己破事那么多,怕江齐把这些破事告诉刘彭祖。刘丹的性取向有问题,江齐的妹妹一定也不性福,争风吃醋在所难免。江齐是个超级烂人,也威胁要揭发刘丹的丑事来捞取好处,结果价码太高,闹崩了。

那时的诸侯王们大多都目无法纪,黑掉江齐,让江齐从地球上消失,那不跟玩似的。刘丹就派官吏追捕江齐,没有抓到,就逮捕了他的父亲、哥哥,进行审讯,全部斩首示众。江齐于是隐藏逃亡,西入关中,改名叫江充。

汉武帝宠臣江充

江充向汉武帝告发了刘丹这些破事,汉武帝大怒,逮捕了刘丹,将刘丹判处死刑。只有坑爹的儿,没有不救儿的爹。后经赵王刘彭祖出面,才将刘丹事情摆平。刘丹虽然没死,但是爵位也被废除。

汉武帝召见江充,江充很激动。江充知道汉武帝是gay,就身穿纱壳禅衣,曲裾后垂,交输如燕尾,头戴禅繦步摇冠,以鸟羽为缨。江充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武帝见到他感到很惊异。汉武帝向他询问当时的国家政事,对他很满意。

后来江充请愿出使匈奴,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出使匈奴回来之后,被任命为直指绣衣使者(汉武帝也真有创意,随便一封就是个官名),监督三辅地区的盗贼,禁止权贵、豪族过分奢侈,超越制度。尊贵的外戚和皇帝近臣多奢侈无度,违反制度,江充都加以举报、弹劾。江充给汉武帝出了个主意,打仗不是缺钱嘛,来钱的招数来了。江充就弹劾那些违法的权贵。这些子弟们非常害怕,都去拜见皇上,叩头求饶,愿交钱赎罪共交了几千万钱。

汉武帝认为江充忠诚正直,执法不徇私情,对他的建议很满意(能来钱就行,不问手段)。

结仇卫氏集团

汉武帝用法严酷,多用酷吏。太.子刘据性格宽厚,平反了很多冤案,虽然刘据得到民心,但是那些酷吏们都不喜欢。刘据与酷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江充傍上了汉武帝这棵大树,也狗仗人势,其他人一概不理睬。

他出来巡视,碰见卫长公主的车在驰道上走,江充把车辆喝住,盘查原因,只把长公主的车放行,把随行的车马全部举报没收。

后来江充随从汉武帝去甘泉宫,遇见太.子刘据派往甘泉宫问候汉武帝的使者乘着马车在驰道中行走,江充就把使者扣押起来。刘据听说这件事,就派人向江充道歉说:“我并不是吝惜车马,而是实在不愿意让皇上听到这件事,认为我平时对手下的人不加管教。但愿江君您能宽恕此事。”江充不听,向汉武帝汇报了这事。汉武帝说:“做臣子的就应该这样啊。”江充因此大受信用,威震京师。

江充,彻底与卫氏集团结仇。

江充升为水衡都尉,他的家族、朋友很多人都得到他的帮助。过了很长时间,因罪被免官。

汉武帝感觉江充是一条好狗,可以给他找钱,可以帮他震慑权贵。岂不知,江充这条狗是一条恶狗,最后终将为祸。

公孙贺任相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不是啥好活,一是经常换,二是经常获罪,三是经常处死。从公孙弘以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

丞相成了个高危行业。

丞相轮来轮去,轮到了公孙贺的头上。公孙贺的妻子是卫君孺,是卫子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受到宠信。

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说啥也不愿意干。他叩头哭泣,说:“我是个军人,靠打仗当了官,但是论才能实在不是丞相的料子,不能胜任宰相。”皇上和大臣们看着公孙贺悲哀,都感动的流下了泪。汉武帝说:“扶起丞相。”(意思是:别管怎么着丞相就是你了!)。公孙贺不傻,不肯起来,汉武帝就起身走了。公孙贺一看,小胳膊拗不过大腿,皇上生气了,就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左右大臣问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公孙贺说:“皇上贤明,我当丞相不称职,害怕受重责,从此就危险了。”

以后来发生的事情看,公孙贺真是睿智。只不过他没有办法。

宫中带剑神秘人

前92年,汉武帝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可疑的人带剑进入中龙华门,便命人搜捕。这个人弃剑逃跑,侍卫们追赶,未能擒获。

汉武帝大怒,将掌管宫门出入的门候处死,后来又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并下令关闭长安城门搜索十多天,也没搜到。

巫蛊事件开始出现。

公孙敬声犯事,关朱安世啥事?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骄横奢侈,不遵守法纪,擅自动用北军军费万钱,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

自古爹坑儿不常有,儿坑爹常有,且一坑一个准。儿子进去了,爹得救。且以丞相大权在握,把儿子捞出来小菜一碟。

小菜来了!

这时,汉武帝正诏令各地紧急通缉阳陵大侠朱安世,怎么也抓不到。于是公孙贺请求汉武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为公孙敬声赎罪,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天下无难事,只怕朝廷认真办。没有朝廷办不到的事情,什么大侠、大盗、豪强,在朝廷面前都是渣渣。后来,公孙贺果然将朱安世逮捕。

朱安世压根不是啥善类,他知道被抓住之后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与其自己死,那就一块死吧。公孙贺,你不是要救你的儿子吗,那就连你家族的命也拿来吧!

朱安世笑着对公孙贺说:“丞相将要祸及全族了!”于是朱安世在狱中上书揭发说:“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他得知陛下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陛下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陛下,口出恶言。”

按照律法定罪,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公孙贺父子全家被族灭。同时还牵连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

自霍去病和卫青去世后,卫子夫和刘据在朝中就只剩一个亲属公孙贺。公孙贺为代表的卫氏集团多人被杀,卫氏在汉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损失殆尽。

一个小小的囚犯朱安世在狱中上书,竟然被送到了汉武帝手里。一封小小的上书,竟然导致整个卫氏集团羽翼的团灭。其背后的黑手,深不可测。他的最终目标,将是扳倒那个核心的人物:刘据。

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场更猛烈的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江充构陷

汉武帝末期,方士和各类神巫多聚集在京师长安,大都是以左道旁门的奇幻邪术迷惑众人,无所不为。一些女巫来往于宫中,教宫中美人躲避灾难的办法,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进行祭祀。因相互妒忌争吵时,就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大逆不道。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处死,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共杀了数百人。

汉武帝年老,疑心病很重。有一次,在白天小睡,梦见有好几个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霍然惊醒,从此感到身体不适,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

江充自以为与刘据、皇后卫子夫有嫌隙,见汉武帝年老,说不定哪天就归西,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便定下奸谋,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蛊作祟造成的。于是汉武帝派江充调查巫蛊案。

江充指挥胡族巫师到处掘地,寻找木偶人,收捕搞巫蛊和夜间祭祠诅咒的人。让胡族巫师观察鬼所污染之处,并做标记,掘出木偶人,就逮捕那里的人,加以拷问,把铁烧热,夹烤被审问的人,强迫他认罪。老百姓之间转相诬告,官吏就把被诬告的人判为大逆不道之罪,因此被杀的前后共有好几万人。

小人出招

汉武帝年事已高,怀疑周围的人都在用巫蛊诅咒于他;而那些被逮捕治罪的人,无论真实情况如何,谁也不敢诉说自己有冤。江充窥探出汉武帝的疑惧心理,便指使胡人巫师檀何言称:“宫中有蛊气,不将这蛊气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会好。”于是汉武帝派江充深入宫中,挖地找蛊;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协助江充。

下面介绍这几个小人物。

韩说是汉武帝男宠韩焉的弟弟。

苏文我们也没听说过,你就把他当魏忠贤吧。汉武帝晚年,与几个儿子都很少在一起,与皇后也难得见面。一次,刘据进宫谒见皇后卫子夫,太阳都转过去半天了,才从宫中出来。黄门苏文向汉武帝报告说:“刘据调戏宫女。”于是汉武帝将刘据宫中的宫女增加到二百人,刘据不知道咋回事,比较奇怪。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苏文怀恨。

苏文手下的小黄门常融、王弼等经常暗中寻找刘据的过失,然后再去添枝加叶地向汉武帝报告。

对此,皇后卫子夫恨得咬牙切齿,让刘据禀明皇上杀死苏文等人。刘据说:“只要我不做错事,又何必怕苏文等人!皇上圣明,不会相信邪恶谗言,用不着忧虑。”

有一次,汉武帝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派常融去召刘据,常融回来后对汉武帝言道:“刘据面带喜色。”汉武帝默然无语。及至刘据来到,汉武帝观其神色,见他脸上有泪痕,却强装有说有笑,汉武帝感到很奇怪,再暗中查问,才得知事情真相,于是杀死常融。皇后自己也小心防备,远避嫌疑,所以尽管已年老无宠,却仍能使汉武帝以礼相待。

苏文就是这样勾陷的小人。

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终,刘据还是被陷害了。

刘据起兵

江充先从后宫中汉武帝已很少理会的妃嫔的房间着手,然后依次搜寻,一直搜到皇后卫子夫和刘据宫中,各处的地面都被纵横翻起,以致刘据和皇后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江充扬言:“在刘据宫中找出的木头人最多,还有写在丝帛上的文字,内容大逆不道,应当奏闻陛下。”

刘据非常害怕,问少傅石德应当怎么办。石德害怕因为自己是刘据的老师而受牵连被杀,便对刘据说:“先前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以及卫伉等都被指犯有用巫蛊害人之罪而被杀死,如今巫师与皇上的使者又从宫中挖出证据,不知是巫师放置的呢,还是确实有,自己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你可假传圣旨,将江充等人逮捕下狱,彻底追究其奸谋。况且陛下有病住在甘泉宫,皇后和您派去请安的人都没能见到陛下,陛下是否还在,实未可知,而奸臣竟敢如此,难道您忘了秦朝太.子扶苏之事了吗!”刘据说:“我这作儿子的怎能擅自诛杀大臣!不如前往甘泉宫请罪,或许能侥幸无事。”刘据打算亲自前往甘泉宫,但江充却抓住刘据之事逼迫甚急,刘据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按着石德的计策行事。

七月初九,刘据派门客冒充汉武帝使者,逮捕了江充等人。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诏书,被刘据门客杀死。刘据亲自监杀江充,骂道:“你这赵国的奴才,先前扰害你们国王父子,还嫌不够,如今又来扰害我们父子!”又将江充手下的胡人巫师烧死在上林苑中。

长安大乱

刘据派侍从门客无且携带符节乘夜进入未央宫长秋门,通过长御女官倚华将一切报告皇后卫子夫,然后调发皇家马车运载射手,打开武器库拿出武.器,又调发长乐宫的卫卒。长安城中一片混乱,纷纷传言:“刘据造返”。

苏文逃出长安,来到甘泉宫,向汉武帝报告。

汉武帝说道:“刘据肯定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发生这样的变故。”因而派使臣召刘据前来。

使臣不敢进入长安,回去报告说:“刘据已经造返,要杀我,我逃了回来。”汉武帝大怒。

这个使臣没有留下姓名,但的确是个怂蛋加混蛋。因为他,有多少无辜的人丧命。

丞相刘屈氂(公孙贺死后,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屈氂继任为丞相)听到事变消息后,抽身就逃,连丞相的官印、绶带都丢掉了,派长史乘驿站快马奏报汉武帝。

汉武帝问道:“丞相是怎么做的?”

长史回答说:“丞相封锁消息,没敢发兵。”

汉武帝生气地说:“事情已经这样沸沸扬扬,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丞相没有周公的遗风,难道周公能不杀管叔和蔡叔吗!”于是给丞相颁赐印有玺印的诏书,命令他:“捕杀叛逆者,朕自会赏罚分明。应用牛车作为掩护,不要和叛逆者短兵相接,杀伤过多兵卒,紧守城门,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

刘据发表宣言,向文武百官发出号令说:“陛下因病困居甘泉宫,我怀疑可能发生了变故,奸臣们想乘机叛乱。”

汉武帝于是从甘泉宫返回,来到长安城西建章宫,颁布诏书征调三辅附近各县的军队,部署二千石以下官员,归丞相兼职统辖。

刘据也派使者假传圣旨,将关在长安中都官狱中的囚徒赦免放出,命少傅石德及门客张光等分别统辖;又派长安囚徒如侯持符节征发胡人骑兵,全副武装前来会合。

侍郎马通受汉武帝派遣来到长安,得知此事后立即追赶前去,将如侯逮捕,并告诉胡人:“如侯带来的符节是假的,不能听他调遣!”于是将如侯处死,带领胡人骑兵开进长安;又征调船兵,交给大鸿胪商丘成指挥。当初,汉朝的符节是纯赤色,因刘据用赤色符节,所以在汉武帝所发的符节上改加黄缨以示区别。

血流成河

刘据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站在车上,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

刘据为什么找任安呢,因为任安是卫青的老部下。任安为什么接受符节闭门不出呢,因为这是汉武帝和太.子之间的家事,不想站队。任安是明白人,他不能帮刘据,否则汉武帝有可能成了赵武灵王;任安也不能帮汉武帝,因为他知道太子是被逼迫的。

他只能选择中立!

但是在决定数万人生死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了中立,如果太.子胜,会埋怨他没有帮自己;如果汉武帝胜,任安已经接受了太子的符节,等待他的又将如何呢?

任安决定中立的那一刻,他的脑袋就已经挂在了城墙上!

刘据没办法,只能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氂率领的军队,双方会战五天,死亡数万人,血流成河。民间都说“刘据谋返”,所以人们不依附刘据,而丞相刘屈氂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

七月十六日,刘据兵败,南逃到长安城覆盎门。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门,因觉得刘据与汉武帝是父子关系,不愿逼迫太急,所以使刘据得以逃出城外。

田仁是任安的好朋友,他们都是卫青的老部下。

刘屈氂要杀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对刘屈氂说:“田仁为朝廷二千石大员,理应先行奏请,怎能擅自斩杀呢!”于是刘屈氂将田仁释放。

汉武帝听说后大发雷霆,将暴胜之逮捕治罪,责问他道:“田仁放走谋反的人,丞相杀他,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你为什么要擅加阻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而死。

汉武帝下诏派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携带皇帝下达的谕旨收回皇后的印玺和绶带,皇后卫子夫自杀。

汉武帝认为,任安是老官吏,见出现战乱之事,想坐观成败,看谁取胜就归附谁,对朝廷怀有二心,因此将任安与田仁一同腰斩,好朋友终于可以同年同于同日死。

汉武帝因马通擒获如侯,封其为重合侯;长安男子景建跟随马通,擒获石德,封其为德侯;商丘成奋力战斗,擒获张光,封其侯。刘据的众门客,因曾经出入宫门,所以一律处死;凡是跟随刘据发兵谋反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各级官吏和兵卒凡非出于本心,而被刘据挟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因刘据逃亡在外,开始在长安各城门设置守卫。

汉武帝醒悟

汉武帝愤怒异常,群臣感到忧虑和恐惧,不知如何是好。

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汉武帝,指出刘据无罪,全是江充的错,言辞恳切。

奏章递上去,汉武帝见到后受到感动而醒悟,但还没有公开颁布赦免。

赦免令晚了一点点,后果很严重。

刘据向东逃到湖县,隐藏在泉鸠里。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刘据。刘据有一位以前相识的人住在湖县,听说很富有,刘据派人去联系他,于是消息泄露。

八月初八,地方官围捕刘据。刘据自己估计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紧闭房门,自缢而死。前来搜捕的兵卒中,有一山阳男子名叫张富昌,用脚踹开房门。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前去,将刘据抱住解下。主人与搜捕刘据的人格斗而死,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汉武帝感伤于刘据之死,便封李寿和张富昌为侯。

前90年,官吏和百姓以巫蛊害人罪相互告发的,经过调查发现多为有不实。

此时汉武帝也颇知刘据是因被江充逼迫,惶恐不安,才起兵诛杀江充,并无他意。

守卫汉高祖祭庙的郎官田千秋又上紧急奏章,为刘据鸣冤说:“作儿子的擅自动用父亲的军队,其罪应受鞭打。天子的儿子误杀了人,又有什么罪呢!我梦见一位白发老翁,教我上此奏章。”

于是汉武帝霍然醒悟,召见田千秋,对他说:“我们父子之间的事,一般认为外人难以插言,只有你知道其间的不实之处。这时高祖皇帝的神灵派您来指教于我,您应当担任我的辅佐大臣。”立即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并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曾在泉鸠里对刘据兵刃相加的人,最初被任命为北地太守,后也遭满门抄斩。

汉武帝怜惜刘据无辜遭害,便修建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天下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很悲伤。

当初,刘据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刘据失败的时候,都同时遇害,只有一个孙子留了下来。

他在16年后继承皇位,将汉朝推向了最高峰,他就是汉宣帝。

后记

巫蛊之祸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键原因在汉武帝。

汉武帝以为利用江充等酷吏敲打权贵,以为江充是一条好狗,岂不知江充是一只恶狗。这就如齐桓公末年重用三个小人,是一样的(见春秋争霸之春秋首霸——齐桓公)。只不过汉武帝运气好,没有被反噬罢了。

汉武帝的用人原则是“能干事”就行,不论其德。前面我们讲了,好人不干事,干事不好人。汉武帝利用酷吏们的黑手,达到用术治国的目的。用的是术,而不是法。例如,江充敲打权贵,让权贵拿钱出来,是不符合法治的。这样长期下去必然酷吏小人云集,为大汉朝埋了很多定时渣蛋。很不幸,这个蛋被引曝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汉武帝过于迷信。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因为汉武帝这颗蛋有缝,才让江充这种小人钻了空子。

第二个原因是汉武帝与刘据的路线之争。

汉武帝好大喜功,开疆拓土,重用酷吏。刘据宽仁,多平反冤案。造成了刘据与酷吏们的对立。而酷吏们是掌握权的,太子要想取胜很难。

巫蛊之祸充满了偶然和巧合。当汉武帝派使者去找刘据问话时,那个使者害怕了,回去编造了一通刘据反了的话,把事情进一步推向不可挽回的境地。当刘据到北军时,卫青的老部下任安明知太子对,但是选择了中立,做法是对的。其实是对刘据的抛弃。刘据的失败,是必然。

刘据自尽后,太.子的位置空缺,有空缺就有补缺,有补缺就有人觊觎。汉武帝当时尚有4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赵氏之子刘弗陵。谁能成为最终的竞争胜利者呢?

请看下集:李广利与刘屈氂的如意算盘,谁是赢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